当前位置:

“新奇特”职业不受待见亟需改变传统施教策略

来源:红网 作者:王志顺 编辑:张瑜 2019-10-22 21:13:11
时刻新闻
—分享—

宠物托管师、电竞运营师、创客指导师、汉服造型师……随着服务业与数字化加速融合,一批围绕互联网展开的“新奇特”职业涌现,在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需求和从业群体。新职业映射着新发展,在稳定经济增长与吸纳就业上,发挥着新作用。然而也有不少新职业者感觉自己不入流,甚至低人一等,他们希望社会和相关部门对新职业给予更多关注。(10月20日《半月谈》)

新职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技能要求的职业。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平台员工数为598万,比2017年增长7.5%;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这可以作为观测新职业发展的一隅。

新职业的不断涌现,不仅促进了就业,激发了市场活力,有利于技术创新,还催发了新机,助益了社会,推动了国家发展,可谓功莫大焉。

但问题在于,有如此诸般好处的新职业,在时下为何也不受部分国人待见,以至于容易成为社会管理、市场管理和社保“忽视的角落”呢?除了新职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产物,有些新职业比较前沿,发展前景还不够稳定,抑或是对其管理还不太成熟,恐怕还与我们传统的施教策略有很大程度关系。

成语中是把“仁人、志士”叠用的,但我们传统的施教目标则侧重于“仁人”的培养,不太鼓励“志士”的辈出,“孔融让梨”的故事之所以成为历代教材,无非是希望下一代从梨子让起,包括职业、事业的竞争也采取忍让的风格。

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让梨文化”和“龟缩文化”的双重浸润下,要么死抱着传统择业观不变,要么看到有新职业冒出,就嗤之以鼻,更有甚者大加扼杀。实际上,这是一种害怕竞争的表现。

然而,人类的文明史倒偏偏证明:一代一代的总是害怕竞争,只思“齐”不思“挤”,上辈人只允许下辈人“肖我”,不允许“超我”,则人类文明的进化链会黯然无光的,这样的民族也不会有大出息。

何况,天下万物,皆生皆灭,皆变皆动。没有“否定之否定”,没有对立面的转化,还成什么世界?且不说,有的事物即使以往也算不上是先进的,早该淘汰。退一步说,昨天挺合用的东西,由于历史发展、情况改变,它也可能会在新形势下变得不合时宜。

总之,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奇特”职业,我们与其看不惯,不如抱着自觉顺应的态度。至少不要抱拂逆的态度。毕竟,凡是历史已不需要的旧事物,硬去撑它也撑不住;凡是适合历史潮流的新事物,要阻扼也阻扼不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叫感情战胜理智,不免会自讨没趣。

来源:红网

作者:王志顺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0/22/61462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