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制订发布《广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小学生作业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生不超过90分钟;每天户外运动1小时以上;目标是近视率下降到小学生38%以下、初中生60%以下、高中生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8%以上。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该方案将于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10月23日《信息时报》)
眼下,近视年龄越来越小,高度近视越来越多。据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孩子的近视现状怎一个“严峻”了得?
根据监测发现,我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比如,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两个小时,29%的学生仅有一个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
2016年11月,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为儿童青少年“护眼”的硬措施,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可见,“小眼镜”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次,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制订发布“方案”,要求小学生作业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生不超过90分钟;每天户外运动1小时以上,这无疑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一剂“良方”,切中了“要害”。
关爱“小眼镜”,控制作业时间是关键。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几乎整天“泡”在题海中,绝大部分学生除了在校有做不完的作业之外,回到家中还有做不完的作业,一些学生甚至到晚上十一二点钟还“埋”在题海中。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小眼睛”不知要背负多少“沉重的压力”,“小眼睛”能不近视吗?可见,“控制作业时间”是有效防控近视的好办法。
当然,除了控制作业时间外,还应控制电子产品使用过多问题。眼下,正值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应有尽有。尤其是广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弱、好奇心较强,往往一“粘”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就会“爱不释手”。一些老师和家长虽然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孩子玩手机、玩电脑,但很多学生还是“想方设法”偷摸着玩手机、玩电脑。时间久了,“小眼睛”自然也就近视了。因此,控制电子产品使用过多也不容忽视。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关爱和呵护“小眼镜”刻不容缓。各地各级政府除了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行动”,切实从“控制作业时间”和“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入手,让孩子们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多睡一会儿觉,从而有效地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一路走高的趋势,真正化解“小眼镜”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困境,还儿童和青少年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如此,才能真正打赢了一场“视力保卫战”。
来源:红网
作者:叶金福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