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铁上禁止手机外放,文明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红网 作者:马田 编辑:田德政 2019-10-28 16:50:2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在地铁上进行推销、行乞,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都上了“乘客行为黑名单”了。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对乘客在地铁内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其中包括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10月26日《北京日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地铁内不顾他人感受,大声外放音乐、短视频现象在地铁上随处可见。地铁是一个公共区域,在地铁内使用电子产品没有什么不对,但也要注意是否影响到周围的人。文明的追求不是“鸦雀无声”,但最起码不能影响到其他人,这既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诉求,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乘坐地铁上的乘客大多是在上班途中或者下班途中,非常需要安静的环境放松,这时如果有人大声公放手机,真的很容易让人崩溃。尤其很多人在地铁里喜欢播放一些短视频,每隔半分钟切换一个神曲,可以说让人深恶痛绝。地铁是公共场所而不是自己家,使用手机外放声音只有你自己享受,而会让周围一群人抓狂。

当有人在地铁里旁若无人地播放音乐、看视频时,大多数乘客也都是沉默忍耐或者换到不受干扰的车厢;也有人上去阻止,但因此引发纠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禁止在地铁内大声外放声音已经成为大多乘客共同的愿望,也说明治理地铁外放声音扰民现象已经成为共识。

面对不文明行为,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出台相关的“规定”来约束这些行为。这也从侧面说明交通运输部出台的规定的确是现实所需。当因为不文明行为上了地铁黑名单,有了具体的惩戒依据,对相关的乘客确实能产生一定的震慑力。

“禁止手机外放声音”此规定一出台就在网上引起一边倒式好评,可谓是大快人心。事实上,这种在公共区域大声播放手机声音的现象不止在地铁上出现,在电梯内、公交车、火车高铁等公共场所这种现场都屡见不鲜,而这些场所同样需要相对安静的城市,使用手机不扰民应当成为当代人的一种文明自觉,此类规定也需要在更多公共空间推广实行。

不过新的规定推行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但最重要的是乘客要有文明出行的意识。出台专门的规定来规范乘客行为确实很有必要,也是建设文明出行的首要前提。不过该如何让保证这些规定顺利执行,落到实处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规定出台容易落实难,如果不能真正践行,那制度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推行规定的过程也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对不文明行为要敢于及时阻止、举报,当这个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唤醒自己的社会文明意识,那社会秩序的相关制度也就自然而然推行了。

地铁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出行的首选,它既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是可以代表一座城市的名片,在地铁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你贪图的是一时的方便,毁掉的却是你的面子和这座城市的名片。同时,遵守制度也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除了出台规定,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宣传方式去提升乘客的文明意识,加强建设人们的公共空间意识。当社会里的每个人都能用文明道德约束自己,文明也就在咫尺之间了。

文/马田(山东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马田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0/28/61574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