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死亡教育不应再是避讳话题

来源:红网 作者:王悦 编辑:张瑜 2019-11-08 21:09:1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生命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体验结婚、生子、残障、死亡等场景,不少同学表示自己躺进棺材里体验死亡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活动在该校已有十年的历史。(11月8日《长沙晚报》)

早在2009年台湾仁德医专就开设了死亡体验课,随后大陆有部分学校也开设类似课程,让学生们体验死亡、参与祭奠,这种课程有一个专有名字——“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指的是一个探讨死亡观念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让人了解死亡,正视死亡,树立科学的生死观。

我国的历史文化是向往长寿,避讳死亡,因此一直以来社会都缺乏这类教育,开设的学校较少,且开设课程多是一些体验课,不能达到深层次地探讨死亡、认识死亡的教学目的,因此国人也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知。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正视死,是从逆向认识生,能让人们更加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的人会轻视自己的生命,选择自杀等极端行为;有的人视人命如草芥,造成许多无辜的人丧失生存的机会;有的人甚至对自己的至亲下手,令人发指,如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一事就曾引起社会轰动,接受了最高学府教育的他,更缺失的似乎还是死亡教育。余华曾作《活着》,让世人明白,尽管活着艰难,但也因活着而美好。社会需要这种教育,让人们更加明白生的可贵,虽不能杜绝,但也可以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死亡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死亡,让人们面对死亡时不再焦虑和恐惧。一方面,让将死之人能减缓对死亡的抗拒,因为只有勇于面对死亡,才能真正和死亡抗衡。综艺节目《奇葩说》中的辩手王莹曾说,自己的母亲曾被告知癌症只剩一年时间,但母亲的积极乐观,让她与病魔抗衡了十几年,延长了生命的时间,更是延长了生命的意义。另一方面,死亡教育能让死者家属坦然接受事实。有人大代表曾指出,在很多癌症患者所剩不久时,家人为了不背负“不孝”的罪名往往会采取治疗,给患者带来了疼痛的同时,也没能拯救患者的生命。台湾体育主播傅达仁临终前特地前往瑞典,在这个安乐死合法的国家,有尊严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我国著名作家琼瑶也曾发文坚持让丈夫安乐死。安乐死并不是不孝,而是对死之透彻认识,在人生最后的阶段,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愉快地死去。推行死亡教育,也并不是倡导不尽最后一丝力量挽救生命,只是推崇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最好的选择,并且让社会能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再冠以罪名。

更好地认识死亡,也是为了更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乔布斯曾说,自己的一生都是向死而活,他每天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最后一天,我会怎么做。他说:“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正是这种想法,让他在每一天都能好好地利用时光,做心之所想,圆心之所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这个体验活动的目的也在此,希望学生们能在体验过死亡后,更明白生活的可贵,珍惜不多的时光,知道人生不可重来的道理,在青春韶华做有意义的事。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向人类传达生命的气息。”不懂生命的意义便不明白生活的真谛,死亡教育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人而为人,生死如常,坦然面对,无愧生活。

文/王悦(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王悦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1/08/61930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