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奖赛”泛滥孩子拿奖拿到手软,花钱买奖有何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默城 编辑:田德政 2019-11-12 23:39:3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据媒体报道,在高度重视孩子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门甚至更多艺术,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在看似光鲜的表象背后,一些家长其实有难言之隐,有的甚至大呼上当。

凡是能拿奖拿到手软的比赛,还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花钱都不会少”。以一个全国性书法大赛,获得金奖的共有42人,银奖和铜奖则更多,凡是参赛几乎都能获奖。一趟下来,比赛、研学加上食宿等花费了5000多元。其实,这还不算花得多的,现实中动辄花费上万甚至几万的比赛,也不在少数。

如果是花钱后,真的能参加有含金量的比赛,并且最后如果获奖,相关奖项也能有一定含金量,得到行业或社会层面的认可和尊重,而且,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也能让孩子有所提升和成长,留下难得的人生经历和回忆,那这样即使是花钱也是值得的,当然,前提是在家长的可承受范围内。

但在现实中,很多比赛,不仅需要家长花不少钱,而且也没什么含金量,还几乎人人都能拿到奖,整个比赛的过程也不专业,很随意,很难给予孩子很好的提升。那这样的话,就真的相当于“花钱买奖”了。对此,也有家长直言,人人有奖,评奖意义何在?大张旗鼓地准备,到最后发现是自娱自乐。这样看,确实挺没意思的。

看到这类比赛在现实中泛滥,可能很多人会把板子打在家长的“教育焦虑”上。毕竟正是因为家长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追求中容易盲目和走偏,才让一些组织和机构有了可乘之机,进而搞出了一堆没有含金量的比赛。不否认,家长的“教育焦虑”确实对“大奖赛”泛滥有影响,但也要看到,很多家长也是在参加比赛之后,才会有“上当”的感觉,所以,整个行业的不规范,也需要反思。

其实,对于竞赛泛滥的事情,早在去年上半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印发,《公告》要求原则上不得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其中重点提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日常监管,对未经批准、违规举办的此类活动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一些“山寨社团”“离岸社团”举办以营利为目的的所谓“国际”“全球”“大中华”赛事,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坚决予以查处,对借机敛财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现在,全国多地都开展了整治竞赛泛滥的活动,这样的积极态势值得肯定,但在力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要明确,所追求的真正目的,不仅是对“山寨社团”的比赛的整治和清理,也要着眼于对现有权威性的比赛“固本提质”,比赛不在多,在于精,这也是教育部门应该努力的方向。

泛滥的“大奖赛”,要想真正遏制,自然也离不开家长们的助力,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拒绝功利倾向。让比赛和奖回到该有的样子,即真正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帮助,而不仅仅是一些机构和组织赚钱的工具,或者说是一些家长满足虚荣心和迎合畸形教育观的工具。

来源:红网

作者:默城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1/12/619954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