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震预警需以国家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

来源:红网 作者:李悦 编辑:陈乘 2019-12-07 14:13:3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2月5日上午8时02分,河北唐山市丰南区发生5.4级地震,有网友拍到家中电视机弹出预警信息。地震发生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下称减灾所)发布微博消息称,此次视频中的电视预警功能由减灾所和酷云互动合作研发,由减灾所提供预警信息,通过酷云互动内置在智能电视的人工智能软件模块传递。而这已经不是减灾所第一次走进大众视线了。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于汶川地震后,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是一家民办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据减灾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L地震预警技术已连续预警芦山7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53次破坏性地震。2019小米开发者大会上,由小米和减灾所联合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正式启用,该功能将包含在MIUI11中。功能上线至今,已成功预警11月10日06:46的四川宜宾市兴文县4.1级地震。

但减灾所的ICL地震预警系统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官方公布的预警网覆盖区域中可以看出,中国仍有大片区域没有被覆盖。此外,减灾所曾推出一款“地震预警”APP,但有近50%的用户反映地震发生后手机收到预警不及时。这些问题显示出减灾所作为社会组织难以协调各方力量,包括app和短信发布时的信息畅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事实上,政府是负责地震预警这一公共安全的主体,应当负责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为保证信息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唯一性,政府应依法规范地震预警信息发布,避免因无效预警引发社会恐慌。目前,福建、云南、甘肃、辽宁、陕西等省政府均已发布预警管理办法,明确地震预警信息由省人民政府或省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统一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地区,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很高兴看到有减灾所这样的社会力量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但在这同时,我们又必须意识到,国家工程才是实现地震预警全覆盖并解决最后一公里到达的统筹方案。

文/李悦(青岛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李悦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2/07/63058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