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持问题导向,抓牢问责利剑

来源:红网 作者:谭世伟 编辑:陈乘 2020-03-13 22:35:13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把问题导向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近期,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向好发展,复工复产秩序逐步走上正常。在这场关键战“疫”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干部队伍一些突出问题,如演“独角戏”作风漂浮、当“二传手”层层转包、成“甩锅侠”推诿卸责等。如何对干部队伍中“假装抗疫”开药方,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抓牢问责利剑,不偏不倚用好剂量,精准做好药到病除。

防控疫情问责不能搞花拳绣腿,要有纪律的硬度也要有组织的温度。在目前的防疫工作中,要坚持纪律的硬度,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疫情防控的实际困难,坚持纪律面前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教育一方。同时,要用纪律的刚性,解决问责“数据报表”多、“督查一天一通报”频繁、辖区内“检查监督”过多过滥问题,以问责之剑压实主体责任,减轻基层负担,提高防疫抗疫工作质量;并且,要关心、关爱防疫一线干部。如果仅突出个人或单位政绩而对疫情一线防控干部草率做出问责处理,既让基层干部寒心,又给防控工作埋下隐患。为此,要用问责的力度推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奖励等措施落实到基层,体现组织的温暖。如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表现积极的干部,但工作中遇到难以避免的失误,组织既要严管也要帮助解决困难,鼓励走出阴影,消除负面影响,让基层干部不仅有干劲而且还有奔头。

防控疫情问责不能搞推诿甩责,要有问责的精度也要有负责的态度。要坚持精准问责,击中推诿卸责的软肋,特别是要畅通申诉机制,提高问责的准度,尤其要精准识别和分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背后的不担当问题,认清责任背后的疫情防控存在的漏洞,开展精准问责,让有权必须担责、尽责,让有责者甩起手当观众的状态成为过去式;同时,要在问责工作中充分展现负责任的态度。比如,在某地防疫工作通报数据统计中发现,问责中乡镇或村支两委干部占比相对较高。被问责后的基层干部又极少去申诉,认为拉不下面子又得罪领导,导致问责后的基层干部对待工作畏手畏脚、态度消极。面对这样的情况,纪检干部要负起责任来,不推脱塞责,不让问责“偏向”,也不让干部“失声”,形成上与下的良性互动,哪怕是多费时间,多花心力,也要抓住本源问题,让有责者担责,让无责者卸担,提高问责的质量。

防控疫情问责不能搞层层加码,要有问责的频度也要有问责的效度。疫情出现以来,多地对问题突出领域、地域的相关干部进行了频繁问责、追责,但是频度不是衡量纪检工作效率的唯一尺度,要把频度变成效度,既要保证问责压力不减,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又要做到保质保量,不给基层干部添加新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精力时间投到一线抗疫。因为,问责不是目的,抗疫才是关键。通过问责,要找到“梗阻”位置所在,放大疏通;要化解懈怠情绪,及时防漏补缺,积极调整思路,消除把问责搞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责辄止”等现象,体现问责的整体效果。

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的问责,问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推动的却是问题的解决和防疫工作的落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牢问责利剑,克服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作风问题,精准施策,让利剑既不蒙尘也不蒙羞,为战“疫”逐步走向全面胜利挖好战壕、筑好堡垒。

来源:红网

作者:谭世伟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3/13/686113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