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6期《求是》杂志,刊发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署名文章。文章介绍,2019年国家医保局启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药品目录调整,将大量“神药”调出医保药品目录,同时把不少好药纳入医保,实现了结构优化,让群众用上更多质量更高、价格较低的药品。(3月16日 澎湃新闻)
“神药”出现在权威杂志文章,值得关注和解读。早在2018年11月,针对医保资金滥用、浪费严重问题,国家医保局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神药”进入执法部门“法眼”。据调查,当年医保目录中,有大批没有疗效的“神药”占用医保份额。这些“神药”一般冠以辅助用药名义,特点是“无疗效”“价格高”“空间大”,被称为“万能药”“味精药”。
这些“神药”,挤占宝贵医保份额,浪费大量医疗资源,许多还涉嫌骗保勾当,是一些地方医保基金额度屡遭突破的重要推手。国家医保局将大量“神药”调出医保目录,改变了药品“只进不出”的格局,为减少“大处方”、增加群众获得感,创造了有利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大批“神药”被调出医保目录后,有关部门并没有公布“神药”名单。对业界人士而言,“神药”也许并不神秘,而普通公众想了解“神药”真面目,并非易事。有人或许认为,专门公布“神药”名单是多此一举。其实,从公众角度看,将“神药”公之于众,实属必要。
首先,这些“神药”被调出医保目录后,还会出现在一些医院自费药品中,普通药店也有销售,“不明真相”群众还将继续为之掏腰包,上当受骗;其次,“神药”来无影去无踪,不利于公众对医保目录筛选药品过程的监督,别有用心者容易“浑水摸鱼”;第三,“神药”持续横行,不利于药品行业优胜劣汰,进而影响药厂研发新药、好药积极性。
由此看来,将安全无效的“神药”公之于众,事关群众用药负担和对医保制度改革获得感,事关医药行业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并非小事一桩。这一点,从相关新闻跟帖评论也略见一斑,不少网友呼吁公布“神药”名单。有关部门有必要回应公众关切,将所谓“神药”晒在阳光下,让公众一目了然,使之早日从市场上消失遁形。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