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开解决问题的会议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陈乘 2020-04-23 21:06:2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要求,着力提高会议质量,不开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做到真减负、减真负。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可谓是给会议减负找准了药方,彰显的是一种鲜明的实干导向、务实作风。

文山会海是基层形式主义的重要表现。破除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群众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手脚,正是基层减负的重要内容。去年是“基层减负年”。各地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各项要求,通过压缩会议数量、精简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取得了实质效果,基层干部群众感受很直观、很强烈。但是,作风建设具有反复性、顽固性,不能一篙松劲,必须慎终如始,否则,形式主义歪风就可能卷土重来。

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议,是破解会议减负的良方。召开会议是推进工作的载体。但在现实情况里,一些基层召开了大量随意性、盲目性的会议。有事无巨细式会议,大事小事都要开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齐上阵,一项简单的工作也能说半天;有照本宣科式会议,全程念稿子、读文件,读者口干舌燥、听者昏昏欲睡;有虎头蛇尾式会议,会议全程都在讲工作如何重要、上级有多么重视,至于如何开展、如何落实,则语焉不详;还有迎检摆拍式会议,一个会议换多个背景标语、穿多套服装、拍多张照片,只为应付上级对台账的检查。

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会导致很多问题。一是挤占了时间精力。有的基层干部一天要赶几个会,除去开会、来回路上的时间,一天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既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也挤占了深入工作一线真抓实干的时间精力。二是浪费了办公资源。开一次会议,从起草通知文件、提供会议资料、布置会场、提供工作餐等等,都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大量办公资源。三是助长了会议落实、口号落实等形式主义。将开会等价于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的代名词,会产生消极示范,助长假作为、假落实等形式主义,容易给工作埋下诸多隐患。

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将《通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就是要奔着问题去开会。在会前,要通过走访调研、征求意见、总结工作,系统梳理当前工作面临哪些问题,明确需要通过会议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在会中,要聚焦问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不能空话连篇、离题万里,真正找准对策、明确方向、抓住重点;在会后,要把会议制定的措施落到实处,解决改革发展事业进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为工作带去新进展、为事业凝聚新动能、为群众带去新体验,切实以工作的成效检验会议的成效。

开解决问题的会、开务实管用的会,不仅仅是作风问题,也彰显工作能力、反映治理水平。坚持把每一次会议开好、开出实效,才能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不断凝聚推动进步发展的工作正能量。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4/23/70947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