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陆高峰:有见识自成高格

来源:红网 作者:左中甫 编辑:张瑜 2020-05-07 12:27:23
时刻新闻
—分享—

访谈嘉宾:陆高峰,新闻学博士,编辑出版研究博士后。现任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媒体与国家战略、舆论生态治理、新闻出版人等研究。获得过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新闻论文一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三等奖、北京市杂文奖一等奖等奖励。出版专著3本。发表CSSCI期刊文章30余篇,一般学术文章300余篇,评论、散文等8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连续12年在中文核心期刊《青年记者》开设“高峰观察”专栏。

不见高峰兄久矣!

10多年前,我与高峰是报社同事。他写评论兼编评论版,我做记者、跑新闻。虽然业务上很少交叉,但两人都是先工作后考研、然后再转战媒体的,加上年龄和性情相仿,彼此颇有共同语言。

有一次把酒话当年,他说,自己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苏北一家工厂,专门生产食用酒精。从业有年,仅凭酒花他就能判断市售白酒的品质好坏。闻听此言,我惊叹不已。

那家厂子后来倒闭了。他很快考研出来,毕业后,高峰又先后供职多种媒体,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再然后,他一路念博士、博士后,在做学问的路上连上台阶,再次成功转型。

我想,像高峰这样斑斓多彩而又充满个人奋斗色彩的人生经历,在当今新闻学界恐怕都属少见。在我印象中,高峰无论在哪里、干哪行,都自律甚严、绝不敷衍,不干则已、干就干好。读研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发表评论,逐渐在业界崭露头角。进入媒体后,他主攻评论,文章越写越好,影响越来越大,是圈内熟知的“大牛”。大概六七年前,他悄然挥别业界,转道浙江从教。从此,我们就只有在微信朋友圈里偶尔眺望彼此了。

2019年教师节当天,我到杭州见高峰,约他为本书做一个业务访谈。他欣然答应,并且邀我与10几位硕士研究生一起座谈、交流。那天的气氛很好,高峰在主持座谈时,还饶有兴致地跟大家谈起了“年轻时”写评论的故事,大家听得兴味盎然。

有个插曲值得一记:课间,一群女生涌到办公室,笑盈盈地向他献上鲜花。我用手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高峰手捧鲜花站在女生中,笑容十分灿烂。当老师,他也是辛苦并幸福着。

课后,我们坐下来聊“正题”。高峰每问必答,言必中的。对有的话题,他惜墨如金、点到即止,让人颇感意味深长。

记者与评论员各有专攻

左中甫:前面我已经作了几场访谈,对象都是业界同行。今天我们做访谈,你的身份特别一些。因为你既是学界中人,评论业务创新本身就是你的研究话题和对象;同时你也曾经是我们业界的一员,这么多年来还一直跟业界保持着密切联系。以这个双重身份来观察和看待许多实践中的问题,你的视角肯定与我们不完全一样。

我们今天的话题主要是关于“评论员与评论创新”。首先要请教一个问题:你认为一个优秀的评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相对于新闻记者,对评论员有哪些不一样的要求?

陆高峰:评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见识,其次是文字表达能力。具备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写出一篇又一篇评论文章的评论员很多,但是,真正有见识的评论员可谓凤毛麟角。见识是一个评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它能使评论员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看不透的问题,真正能够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

评论员和新闻记者同属新闻工作者,但记者重在发现事实、报道事实,帮助人们看到看不到的事件,而评论员重在提供见识、发表意见,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一些学者曾经提出“评论记者”的概念,一些媒体也曾进行“评论记者”和“意见新闻”实践,应该说“评论记者”仍然是有理论素养和新闻判断能力的记者而不是评论员,“意见新闻”仍然是以专家意见为主的新闻报道,而不是评论。

通常来说,在对事件分析能力和全局问题的判断能力上,对一个评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要更高。

左中甫:现在国内学界、业界都有人提倡,打通记者和评论员的业务通道,也就是让记者兼任评论员,或者说让评论员经常性地承担采访工作,有的地方还专门冠以“评论记者”的名头,取消记者和评论员的身份界限。对此做法,你赞成否?为什么?

陆高峰:术业有专攻。越是技术性要求高的,越是专业化。取消记者和评论员的身份界限最后人力是节省了,但是可能评论能力也降低了。

优秀评论员总是“稀缺品”

左中甫:据我的观察和调研,现在很多媒体都缺评论员,尤其是缺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评论员,很多媒体负责人都在喊“缺人”。从你在业界和学界的经历和经验来看,为什么媒体会出现评论人才的短板,并且迟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陆高峰:会吐槽的人不缺,会写一些像评论一样文章的人也不缺,但是真正有见识的评论员不多。对评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高,当然就会出现“缺人”现象。这是市场需求要求高造成的。

另一个“缺人”的原因是供给不足。从源头上来看,在高等教育环节,评论员很难培养。这不光是评论员,任何具有较强创意性的职业都很难通过学校培养来完成。作家、企业家等,都很难通过学校培养,甚至,也无法像一些常规性的技能通过家族传承。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祖传”的手艺,像祖传的木匠、厨师、理发师等,但很少会有祖传的作家、企业家。评论员也是一个高创意职业,也很难通过师徒传承或常规教学的方式培养。况且,很多学校也很难找到高质量的评论师资人才。

评论员很难通过常规学校教学培养,但是并不是学校评论教育没有用处,一些学校通过评论教学也培养出一些优秀的评论人才。这一方面与学校提供的训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个人的兴趣和勤奋有关。通常来说,评论员的培养更多是靠个人兴趣和勤奋,靠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但是目前高校里对评论写作有兴趣,愿意接受艰苦评论写作训练的学生不多。

左中甫:评论员的培养和选拔、使用一直是个困扰媒体管理者的问题。评论员应当从哪里来?以前老一代评论员中间,有许多直接是从社会上请来、招来的,他们中出过很多著名评论员。这些评论员大都没有从事过新闻工作,也没有受到过多少“专业”的训练,但他们有热情,社会阅历和基层经验丰富,文笔好,不少人很快就适应了、脱颖而出了。

近些年来,媒体越来越强调专业化,越来越看重新闻履历、专业学历,这样就把社会人才拒之门外了。媒体更多是从自身编辑、记者队伍中选拔评论员。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变化?对于新闻记者、编辑转型为新闻评论员,你认为他们的优势和不足何在?

陆高峰:个人对评论的兴趣和勤奋是造就评论员的很重要条件。任何创意性、创造性工作大都与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超出常人的投入有关。这也是很多作家和评论员都是“自学成才”的原因。国内新闻工作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对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政策、法规、伦理等有很高的要求,即便在新闻院系经过专业训练的人都很难保证不出差错。对于一些“自学成才”的评论员来说,如何吃透上级政策精神,把握好政治分寸,是一个难题。

从有过编辑和记者新闻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选拔,优点是能够自然适应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政策要求,不存在业外人员引进后的“水土不服”问题。缺点是评论员的素质要求和编辑、记者不同,可能很多人可以做一个优秀的编辑、记者,但是很难转型为一个优秀的评论员。

左中甫:现在不少新闻院系都在开设评论课程,从本科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评论能力。这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举措。在这里我想请教一下:一个是评论的“可教性”问题,也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不能有效掌握评论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技术,成为一个基本符合媒体需要的评论员?

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看到,评论业界有很多评论员甚至于著名评论员,他们在从业前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接受过多少关于评论的专业教育和训练。评论教育如何更有效地贴近实战、贴近媒体和公众需要?

陆高峰:的确有很多评论员是“野生”(自学成才)或“杂交”(跨专业)的,评论员的“可教性”也不像一些惯例性的职业那么高。但是,评论教育还是必要的。首先,评论教育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提高人们的评论素养。具备分析、判断问题的评论素养是一个成熟理性人的基本素养。很多社会问题出现与人们缺少理性地分析、判断问题有很大关系。评论教育是培养人们评论素养的基本手段。

其次,评论教育还是培养新闻人才的一个必要流程。一个合格的新闻人才,不管是不是从事评论工作,都要具备一定的评论素养和评论写作能力。

最后,评论教育才是培养少数的专业评论人才。尽管评论员很难也很少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的,但是,评论写作中一些程序性、常规性的内容也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写作训练来提高的。即使高校评论教育很难培养出优质的评论员“成品”,哪怕培养出一些“毛坯”,再到媒体评论工作中打磨也是必要的。

全面看待评论员“瓶颈期”

左中甫:我在国外一些媒体考察时,发现他们的评论和评论员很受重视,而且是实打实、硬碰硬、不含水分的重视。反观国内许多媒体,评论员显然还属于人们眼中的“高冷”岗位,也就是名义上地位很高,但其实属于长年坐冷板凳、在媒体内部比较边缘、缺少“话语权”的岗位。在你看来,如何让评论员真正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岗位?

陆高峰:评论员坐冷板凳还是热板凳,取决于媒体到底是不是真正需要有真知灼见的意见。有的拿评论做一下“锦上添花”的点缀——最常见的是叫个好、喝个彩,并不需要真正的评论,甚至害怕评论员发出真实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下,评论员自然也就很难受到重视。倘若不是如此,此外的问题就是评论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问题了。

左中甫: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评论员的“瓶颈期”现象。评论员做得久了,就很容易对话题疲劳,对模式化的写作疲劳,当然也会对自身的职业价值、职业前景感到迷茫。有不少评论员在进入成熟期以后,会选择离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克服、走出这个瓶颈。我记得以前你好像还做过一个类似话题的调查。具体到评论员,你怎么看待“瓶颈期现象”?对于评论员来说,如何才能有效地走出瓶颈期?

陆高峰:评论员的成长与舆论环境有关,也与评论员能不能不断学习进步有关。有的是环境不适合“作物”生长,“作物”要么枯萎,要么“改良”。有的就是自己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最初激情,或者居功自傲,停滞不前。激情和勤奋是任何职业必需的,评论员也一样。

“瓶子”中的“酒”最重要

左中甫:现在应当说还处于媒体大变革的过程中,很多事情还没有最终定型。在今天上午与同学们的交流中,你专门谈到新闻评论的前途和未来。在你看来,不管传播如何变革,人们对于观点、对于评论的需求永远存在,只不过其具体形式可能会有所变化。我很赞成你的这个判断。能不能具体地展开说一些你的这个对于形势和趋势的判断?

陆高峰:现有的时评也好,社论也罢,都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形态,都是在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现有的新闻和媒体形态同样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但是,人们对观点、意见的需求是自古以来就有,而且一直会需要的。只不过观点、意见的表达形式,不会一直保持现在的形态。未来的评论肯定需要创新,需要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即便现在,一板一眼的评论文章,阅读量已经很难堪了。

做一个大胆的设想,或许,今后的评论不一定还是文字的。它可能更多地转向音频的、视频的,比如脱口秀之类的形态。现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上已经出现了这类新的评论形态,但还没有形成气候。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会突破人们的想象力。也许不久的将来,这类“新型评论”就会蔚为大观、变成主流。到那时,也许咱们的某些“手艺”真的会失传了。

左中甫:既然评论不会消失,而只会以有别于以往的形式生成、传播、存在、发展。这对于评论的文本创新,对于评论人的业务创新,其实都提出了许多更高的要求。你认为评论人面对这样的创新要求,需要具体做些什么才能与时俱进、永立潮头?

陆高峰:评论员的见识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不管形式如何创新,“瓶子”如何改变,“瓶子”中的“酒”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有见识自成高格,这是评论员“弄潮”的资本和根本。当然,评论员还要善于创新,在不放弃文字“手艺”的情况下,不妨搭一搭媒介融合的车,尝试一些非文字的表达手段。

左中甫: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全国新闻界都在提倡践行“四力”,也就是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你认为,对于评论员来说,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锤炼“四力”,更好地为时代立言?

陆高峰:眼力、脑力与评论员的见识,也就是分析、判断能力直接相关。脚力虽看似与分析判断能力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调查能力是分析判断能力的基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脚力,眼力和脑力也就成为无本之木。笔力是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四力”不光是记者的基本功,更是评论员的基本功。

(本文摘自新华日报评论员左中甫《为时代立言》一书)

    来源:红网

    作者:左中甫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5/07/717189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