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负面清单让“恶”培训无处遁形

来源:红网 作者:王征平 编辑:张瑜 2020-05-11 20:50:30
时刻新闻
—分享—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要求,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了具体依据。(5月9日 澎湃新闻)

平心而论,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校外培训对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确实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一些培训机构却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对培训对象开展超标超前培训。

这种超标超前培训,披着“拓展探究”的外衣,大张旗鼓地对家长“贩卖焦虑”,对学生“揠苗助长”,不仅给中小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课外负担,给家长带来不小的经济困扰,更破坏了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是典型的“恶”培训,必须整治。

然而,各地的整治效果并不理想。2019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回头看’实地调研活动”情况通报,结果显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超标超前培训。

超标超前培训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在它有华丽外衣做掩护,辨别起来不容易。教育部办公厅以问题为导向印发的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就彻底撕开了“恶”培训“拓展探究”的华丽外衣,让超标超前培训再也无处遁形。

负面清单包括“原则要求”和“典型问题”两个部分。“原则要求”部分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数英、物化生等六门学科,从课程标准规定、教科书难度、教学进度等方面为校外培训划出了“红线”,即不得超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要求;不得超出统编义务教育阶段相关科目教科书的难度;不得超过所在地教学的同期进度;理科科目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的练习题等。

负面清单最具震慑力和可操作性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笼而统之地划个条条框框,而是结合专项整治“回头看”实地调研结果,按照各学科的各项培训主题,整理出了一系列超标超前“典型问题”供各地对照使用。

比如,“教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要求学生默写‘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中的‘鲧'字”,“教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要求学生掌握‘女娲游于东海’是状语后置”等这些在业外人士看来似乎也说得过去的培训行为,就被明确列为超标超前培训。再如,英语培训中“在小学阶段教授国际音标”,“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现在完成时、主从复合句”,“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定语从句、虚拟语气”等,这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甚至认为非这样不可的行为,也躲不开负面清单的“慧眼”。

更让人振奋的是,教育部办公厅此次印发的负面清单有个“(试行)”尾缀,这表明这个清单还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随着负面清单的不断完善,打扮得再漂亮的“恶”培训也将无处隐蔽,校内外协同育人的大好局面必将形成。

来源:红网

作者:王征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5/11/721225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