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南提升公务员外语水平,该如何解读?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陈乘 2020-05-19 18:14:21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海南省委组织部印发《2020—2025年海南省全面提升公务员外语水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至2025年底,40周岁以下公务员能够进行基本的外语交流,40周岁以上公务员能够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和国际文化礼仪。以省委组织部的名义发文,专门要求公务员提升外语水平,放眼全国,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此,《方案》发布之后,也引起了舆论热议。

海南省是多民族聚居的一个省份,不同的民族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海南省境内有海南话、儋州话、迈话、军话、客家话、黎语、苗语、回辉话、临高话和村话等多种地方方言,并且诸多方言之间无法直接交流。加之,海南省一些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普通话普及程度还不高。因此,一个海南公务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面临的真实语言环境可能是,需要在不同语言之间来回切换。这还仅仅是服务本地群众,随着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不断推进,全球说着不同语言的人纷纷来到海南旅游、投资,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不少公务员还要学习各种外语。

以海南儋州的窗口服务单位为例,他们的日常服务的对象,有讲海南话的,有讲儋州话的,有讲客家话的,有讲普通话的,还有讲外语的外国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工作,掌握多门语言就成了职业标配。

虽然,海南方言多,部分地方普通话普及程度也还要进一步加强,但海南公务员很多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早已熟悉了这样的语言环境,甚至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这些语言进行交流。因此,方言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相反,熟练地使用外语则是更加困难的一件事。

按理说,现在的年轻公务员,从小就学英语,高考还要考外语,英语交流是没有问题的。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回事儿。语言是门工具,用得越多越熟练。公务员在参加工作之后,用到外语的场景并不多,久而不用,便会生疏,词汇和句法都会逐渐遗忘。要想重新拾起来,必须刻意练习,必须要花一番功夫才行。

不过,就学习外语这件事情而言,在海南省还要分地域,不同的地方要重点学习的外语门类还不尽相同。比如,海口、三亚这样的城市,前来旅游的俄罗斯人、韩国人、日本人较多,因此当地的公务员要重点学习这几门外语。再比如,琼海市每年都要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前来参会的国家中,不少说的是小语种,因此,琼海的公务员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一门小语种。

海南省迫切地要全面提高公务员的外语水平,是因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海南省是国际旅游岛,未来的发展定位是国际化对外开放城市。在这样的发展战略下,必然会面向全球招引投资,面向全球洽谈合作,这些事务都需要当地公务员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以便更好沟通交流。表面上看,海南省全面提升公务员外语水平,只是对公务员队伍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可背后却是在践行中央和省委制定的发展大战略。

2019年,海南省政府办公厅也发布了《海南省全面提升公民外语水平行动方案》,要求政府及其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中涉外服务部门和窗口从业人员能较系统地掌握行业外语知识和文化礼仪,能至少用一门外语进行相关行业交流。

诚然,海南全面提升公务员外语水平是势在必行的举措。可真要把这事儿办好,则还要破解几道难题。一是全省公务员都要全面提升外语水平,省内培训机构能否承受如此大的公务员培训任务?相关的师资力量是否准备充分?二是海南高校在外语人才的培养上,外语学科开设上,是否能够保证为当地公务员队伍输送足够多的语言专业人才?三是海南省公务员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外语运用场景,加强练习?四是如何科学考核,让公务员提升外语水平成为“硬杠杠”,而非软约束?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5/19/72744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