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该如何抉择和定义家乡

来源:红网 作者:难为水 编辑:张瑜 2020-07-12 20:26:5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看到一条新闻《江西九江市江洲镇发公开信:呼吁18至60周岁的乡亲们返乡抗洪》。随后,大量游子“返乡抗洪”,让人为之振奋。

洪涝当前,各地战士抢险救灾,涌现出了许多感人故事,但独独江洲镇游子“返乡抗洪”最令我印象深刻,令我的心产生了异样。

一方有难,尚且八方支援,何况是自己的家乡。谈到家乡,我内心是十分挣扎犹豫的。我出生在河南,1岁时随父母南下,定居广东。一直到18岁,广东可谓是承载了我的青春。对于河南,更多的感觉,是探亲,是假期的调剂,也因为对故乡的人和事不甚熟知,导致了情感上的平淡。

18岁至今,因为学业、工作、家庭等因素,一直生活在湖北。即便成家生子,但仍感觉缺了点什么。后来渐渐发现,在湖北,缺失了归属感。但回过头看河南、广东,归属感也正在逐步远去。

像我这样缺乏归属感的,恐怕不在少数。这种感觉,就好比强行分裂了自己的情感和轨迹:亲情在河南,青春在广东,家庭在湖北。三个分量都如此重要,但却必须取舍,且三者只可取其一。

当然,也会有人说三者可取其二,最简单的,就是将自己的小家庭移位至河南或广东。成家立业,搬迁谈何容易,且所到之处产生的“咸甜”之事,是可以预见。再言,妻子身为湖北人,笔者这种感受,不可再成为她的苦闷。

融进圈子,十分重要。但真正判定起来,外地人始终差那么一步,看着终点无限接近,但始终无法冲线。在各地都有玩的要好的朋友,自认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吃饭喝酒咵天那是常有的,但每当尽兴处,一句方言、一个土话,便又无形中将距离拉远。

这么说这么想,矫情吗?玻璃心吗?可能吧,但只不过想将所思所感表达而已。情绪、心态的调整,有路子有法子,但我的家乡,我又该如何抉择和定义呢?

或许这个困扰,将会持续伴随左右……

来源:红网

作者:难为水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7/12/76133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