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两桶硬币付补偿金,折腾别人时自取其辱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陈乘 2020-09-21 21:34:27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14日,四川资中女子张某遇到一件很不愉快的事,让她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一家医学美容公司离职后,通过劳动仲裁张某获得共计6000多元的补偿金。当日,她应约前往劳动仲裁部门领取补偿金时,公司方面却用三轮车拖来两桶硬币。(9月16日 澎湃新闻)

笔者以为,用两桶硬币支付补偿金,对张女士而言构不成侮辱。

所谓“侮辱”,指的是“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这家美容公司按照仲裁规定支付张女士6000多元补偿金,其支付的方式可以是银行转账,直接打到张女士银行卡上,可以微信、支付宝转账,也可以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法律没有规定具体的支付方式,而1角硬币与100元、50元等纸币一样,都是市场流通的货币,严格意义上说,用1角硬币支付补偿金并不违法,但6000多元,也就60多张百元大钞,可是换成小额硬币可能有好几万个,张女士真的要“数钱数得手发麻”,涉事公司的这一做法明显是在折腾人,就是在报复张女士。

用类似恶作剧的方式报复他人的案例还有,陕西西安有被执行人公司将执行案款包成一捆一捆的1元硬币送到法院,重量高达130多公斤;河南巩义有人专门从银行兑换来100多斤硬币支付8500元交通事故纠纷赔偿款……

而涉事公司会计俞某称,张某在公司上班期间“一直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调岗也不同意,同意离职后还要求减免之前在公司进行眼袋手术的尾款和未缴社保折现,公司不同意,她第二天就去劳动仲裁告了。不难看出,在张女士与涉事公司的劳资纠纷中,张女士的诉求是合理合法的,该公司的做法却得不到法律支持。

按理说,既然劳动仲裁结果出来了,涉事公司又拿不出正当理由推翻仲裁结果,张女士离职时,涉事公司就应该爽爽快快地跟张女士把账结清,双方好说好散,互道珍重,张女士离开公司另谋职业,公司也可以重新招聘员工,“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才是用人单位正确的打开方式。可是涉事公司却觉得输了仲裁很没面子,于是就在支付方式上动起了歪脑子。

用两桶硬币支付补偿金,涉事公司在刁难折腾张女士同时,也是自取其辱。因为在资讯高度发达的语境下,涉事公司的奇葩做法在网上迅速发酵,对公司的社会声誉无疑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可以说,用两桶硬币支付补偿金,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实在得不偿失。涉事公司自鸣得意、自作聪明的歪招,只能落得自取其辱、自毁形象的下场。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9/21/83226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