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61岁的黄大妈在年初疫情期间,沉迷抖音上的明星“靳东”,如今声称要嫁给靳东,原因是“靳东”已经在全网向她告白。并且为抖音“靳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了解,黄女士关注的“靳东”账号为假冒账号。
新闻一出,立即引发了众多热评,大多网友都认为这位“疯狂追爱”的大妈有些可笑。没错,通过视频可以看出,抖音的“靳东”账号视频,声音口型完全对不上,语音都是通过后期制作的,可以很轻松判断视频“一眼假”。但是黄女士却深信不疑,家人多次劝说都无果。新闻搞笑的背后是社会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是黄女士这一类群体,我们不应该嘲笑她的“不自量力”,而是需要关注这类群体。疫情期间,黄大妈换了智能手机。我国社会有很大一批人还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对待网络没有免疫力。这个群体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不能判断社交媒体上存在的诈骗。这些群体被隐藏在了众多网民中,媒体诈骗受害者绝不止黄大妈一人。对待这个群体,社会该如何作为值得思考。
无锡火车站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开辟了绿色通道。抖音等社交媒体是否能在平台管理为这些群体开放绿色通道。关照特殊群体的前提是首先自查自省。网友看来“一眼假”的假冒明星账号竟然在几个月时间堂而皇之地更新,甚至连着几天都在进行直播带货。作为平台的监管工作不够细致。
不论黄大妈的做法是否判断力差,问题本身就是视频诈骗。作为平台,整治诈骗本该是本职,而不是要求用户有较高的诈骗免疫力。平台不能仅仅设置“青少年模式”,还需要对类似黄大妈的特殊群体设置“特殊关爱模式”,从管理角度降低用户受到诈骗的风险。
当今时代,流量为王。视频发布者和平台想要追求更多关注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没有法律道德底线。作为视频发布者,假冒明星身份骗取不知情大妈的信任与钱财本就是侵权行为,视频发布者缺乏网络责任。作为视频平台,面对冒充账号不进行处理,是违背了经营的相关规定。每个使用网络的用户都不能因为流量失去了准则。
网络是个花花世界,其中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但是这份权利不应该被欺骗伤害。
来源:红网
作者:孙千易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