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葩校规,为何总以“爱”的名义管控学生

来源:红网 作者:尤所巍 编辑:陈乘 2020-10-20 16:11:0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某高校封闭管理期间禁止学生点外卖。通知显示,该校为防控疫情对学生公寓园区进一步加强封闭式管理,自10月19日起外卖不得进入公寓园区。(10月19日 《中国新闻周刊》)

近期来,关于大学的奇葩校规频出,河南南阳师范要求学生不许穿短裙,上海某高校规定学生的起床时间,以及某高校建立墙中墙禁止学生外出甚至订外卖。

学校对此似乎总有自己的一套道理:不许穿短裙是为了维护“全国文明校园”的招牌,禁止订外卖是为了防治疫情扩散,规定起床时间更是为了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在出台相关校规时,学校总喜欢打着“爱”的名义,任意扩大自己的权利范围,对学生们的抗议不管不顾,非要闹到社会舆论无法压制的时候,才撤销其不合理的规定。

这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大学的“奇葩”校规越来越多?制定者考虑过学生的感受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学生个性的多元化促使学校加强监管。中学时代老师总会激励我们说:“等你上了大学就自由了。”学生对此深信不疑,而青春时期的压抑克制到大学便异化成“报复性狂欢”,很多不法分子和商家会乘虚而入,诱惑这些刚刚迈入社会的“小萌新”。随处可见的是大学门口一张张“无痛人流”的海报,厕所里一个个校园贷款的电话等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诱导大学生走上歧路。

学校秉持教书育人的职责,自然要使用强制性规定要求学生远离违法乱纪行为,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但随着社会的多样发展,学生的思想也渐渐天马行空,有的学校直接视外部社会如洪水猛兽,不断缩小学生自由的圈子而过度保护。

其次,过分注重形式和行政化,是当下全国高校的通病。2016年,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过一则《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中纯教学人员的工作满意感低于兼任行政职务的人员。大学行政部门日益庞大,高校教师被行政职称束缚。学校通过颁布一条条规定把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与素拓分占比结合起来,而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不得不屈从于各项规定,学生的顺从更是给了学校管理层“任性”的底气,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只会弄得两败俱伤。

最后,学校不再单纯追求学术,常与地方政绩挂钩。在部分三四线地区,当地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所本科大学,因此学校的成就意味着政府的成就,二者无形中被捆绑在一起。双管齐下一同控制着学生,学生作为弱势群体有苦难言。

高校作为教育单位,免不了有人看上了学生这一片待割的“韭菜”。部分学校向引入校内的商家收取高额租金,甚至为了维护商家的利益直接封校,杜绝外卖市场向校园的扩张,采取一系列不可理喻甚至让学生奋起抗议的措施以此得到更高的提成。等学生抗议时再以“外卖食品不健康”为由的“爱护”占领舆论制高点,却选择性忽视食堂饭菜里的头发、石头甚至蟑螂。大学校园也因此变得不再单纯美好。

不论大学是否出于真的“爱护”,在制定规则时,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即使要担当起“大家长”的职责,也应是循循善诱的严师模样,而不是“一言堂”式的“老祖宗”形象。长辈们常说,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年轻人,但总有一些道理是亘古不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

文/尤所巍(湖南理工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尤所巍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0/20/85315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