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评线】红辣椒网评:赓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

来源:红网 作者:熊忠阳 编辑:张瑜 2020-12-04 16:53:53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在京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221元提高到2019年的9313元,年均增幅30.2%。

“挪穷窝、斩穷根”。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使其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稳定脱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易地搬迁的贫困户脱贫的成效如何,一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的问题。据统计,搬迁群众住房质量安全验收率达100%,子女就学条件改善率达99%、就医条件改善率达99.87%,“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率达100%,搬迁群众满意度达100%。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近1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新的历史进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还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气概,接续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使易地搬迁的贫困户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从“全面脱贫”迈向“全面致富”的康庄大道。

强化监测预警,防止返贫致贫,确保“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千万贫困群众在地理位置上的迁移,而且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城乡格局的重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塑。已脱贫但不稳定户,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等群体,由于就业技能不足、对安置区的适应能力不强等原因,极容易因灾、因病返贫。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分类开展监测和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转移就业。统筹利用公益岗位,多渠道积极安置监测对象。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要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和特困供养等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

科学谋划挖潜,激发产业活力,实现“家门口打工生活两不误”。一方面要补齐短板,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重点将教育、医疗、养老等列入易地搬迁安置地区的发展规划,切实完善各类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有效利用地方财政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社会帮扶等资金,吸引各类关联企业到安置区兴办合作社,以扶贫车间、产业园等形式合理吸收安置区劳动力,实现易地搬迁安置区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蜕变”。此外,还应结合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实际特点,盘活搬迁后退出的承包地和山林湖泊等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将生态价值转化为易地搬迁户的长期收益。

莫道春风归来晚,浮云过后艳阳天。“搭一手扶一把”,在动态监测上想办法,在后续发展上出实招,才能使易地搬迁贫困户“全面小康”从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熊忠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2/04/86828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