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金圈“饭圈化”不一定是坏事

来源:红网 作者:李志姣 编辑:张瑜 2021-01-28 19:16:02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jpg

近段时间,易方达张坤、中欧周应波等基金经理,在90后、00后的追捧下,得到了饭圈文化中明星应援般的待遇。1月25日,涨幅极高的白酒板块直接带火了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一时间多出了许多自称是基金圈“ikun”的90后基民。微博上甚至有粉丝自发建立易方达张坤全国后援会,喊着应援口号,在超话社区打榜,年轻的基民以追捧明星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基金经理的崇拜,让这位“千亿”基金经理成功“出圈”。

但面对该现象,大多数人都并不认同,甚至加以排斥和贬责,认为饭圈文化“入侵”了基金圈。在他们来看,饭圈思维太过无脑、缺乏理性,饭圈人根本不懂投资,只会影响正常市场的运行发展。诚然,这些观点有其存在的理由支撑,但如果谈及“饭圈”就色变,基于对“饭圈”的偏见和不了解去对该现象定性判断,实在太过轻率。

饭圈是一个因有共同喜欢的事物而建立起的圈子。最早是在娱乐领域内,大家因为喜欢同一个明星而建立起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内大家一起交流,一起为喜爱的明星应援,饭圈中多以年轻人为主。近年来,随着粉丝群体扩大,偶像经济不断发展,催生出为偶像买周边、租广告位做宣传、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而在当前,90后逐渐成为新兴劳动力的主力,理财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基金持有人的结构也日渐年轻化,饭圈文化便得以在基金圈盛行。

虽然基金的风险没有股票高,也不需基民对基金知识非常精通,无需时刻关注基金动态,只要交给基金精力打理就好,但它也是一种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投资方式。基金经理和基金购买者是商品交易关系,双方都是站在平等公平的角度上进行合作的,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感性居多的饭圈文化,可能并不利于这种贸易关系的展开,也有可能会影响新兴基金经理的兴起。

然而,“饭圈化”虽感性成分居多,但不等于完全缺乏理性思维。许多基民并不是盲目追崇投资,而是客观理智地看待投资,了解基金,并在此基础上扩大自己的社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讨论有关基金的话题,他们投入资金少,心态佛,对他们而言,基金不仅仅是理财产品,更是一种社会工具。善于建立并融入各个“圈子”的90后等年轻人,在基金之上建立了很多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让他们实现了理财和社交双倍的回收。

另外,正是因为所谓的饭圈化,也极大地提升了基金的知名度。从去年以来,基金的相关话题,几乎成为微博热搜榜的常客。同时,这也增强并更新了国民的理财意识和思路。以前人们拿到钱,最多就是在银行建个定期存起来,但现在,因为有了新兴力量的推动,更多的人了解了基金,从客观上来看,确实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对待任何现象,不妨辩证看待。基金圈“饭圈化”不一定是坏事,摒弃偏见和刻板印象,才能正确看待这一现象。

文/李志姣(重庆大学) 

指导老师:刘海明

来源:红网

作者:李志姣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1/28/89607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