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跨越数字鸿沟,别让老人被数字时代边缘化

来源:红网 作者:徐韵宁 编辑:陈乘 2021-02-01 15:54:41
时刻新闻
—分享—

青辣椒.jpg

近日,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2021年春运期间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明确要求客运站安排服务人员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旅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同样,在2020年年底,工信部印发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宣布从2021年1月起进行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日常消费、上网、健康码出行、挂号预约……没有智能手机可以说寸步难行。生活的智能化、互联网化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却在无形中给老年群体的正常生活设置了障碍。在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社会中,便利绝不仅仅只属于一部分人。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缩小数字鸿沟,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

缩小数字鸿沟,既要考虑在信息技术拥有上和接入上的差距,更应关照不同人群在信息技术使用上的差别。尽管当下我们已经迈入了5G时代,智能手机高度普及,但仍存在一些老年群体生活在5G时代的“城中村”,使用的依然是不支持上网功能的非智能手机。而即使是拥有了智能手机和上网机会的老年群体,也因没有掌握上网技能而被互联网世界排斥在外。因此,要想跨越横亘在老年群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之间的数字鸿沟,除了要加强移动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普及智能设备,尽力缩小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拥有和接入上的差距以外,更应进一步关照到在拥有了智能设备和上网条件的情况下,老年群体能否顺利将智能设备为己所用的问题。

关照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使用上的差别,互联网技术适老化与内容适老化改造应齐头并进。技术适老化改造解决的是老年群体对于互联网技术“操作难”的问题,面对琳琅满目难上手的互联网产品,老年群体正是需要“一键操作”“方言语音提示”等无障碍功能。而在跨越了“操作难”这个“技术鸿沟”过后,也需要警惕互联网的“内容陷阱”,勿让辨别力和判断力薄弱的老年群体成为“瓮中之鳖”。此次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不仅将推出更多具有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字等功能特点的产品,实现一键操作、文本输入提示等多种无障碍功能,而且也将针对互联网应用中强制广告较多,容易误导老年人的问题,推出网站和APP的适老版、关怀版,特别是付款类操作将无任何诱导式按键。从“操作难”到“内容陷阱”两个层面实现了老年群体的“上网自由”,有望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

缩小数字鸿沟,让所有公民享有技术发展的红利,既是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所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徐韵宁(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徐韵宁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2/01/89687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