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泡药沃柑”事件:“安全间隔期”有无必要?

来源:红网 作者:麦梦佳 编辑:张瑜 2021-03-19 20:59:29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计划系列评论.jpg

3月15日上午,网络上流传名为《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有媒体称,在沃柑的主要产区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擅自调高除菌农药的稀释浓度,泡药后安全间隔期被忽视,不经储藏直接上市,果农称他们从来不吃。

当日,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回应称,报道中提及的沃柑处理流程“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保鲜剂,对健康不构成影响”;其随机抽取的来自6家沃柑生产加工企业的18个样品,经南宁海关技术中心检测,抑霉唑、咪鲜胺等6项关键指标合格率100%。3月16日,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沃柑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为重点,对市场销售的沃柑随机抽样20批次;所有样品经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结果同样全部合格。

一边是“擅自调高除菌农药的稀释浓度,泡药后安全间隔期被忽视,不经储藏直接上市”,看起来似乎危害不小,一边却是涉事地有关部门检测全部合格的结论。看似矛盾的情况,其实并不矛盾。问题出在,“安全间隔期”的设置不合理。

媒体报道中披露,有多家抑菌农药生产厂家表示,“不用储藏,使用除菌剂浸泡柑橘后可直接上市,这些农药已经生产销售十多年,从未出过问题”。这恐怕并不是张口胡说。

资料显示,咪鲜胺、抑霉唑,是目前国内外均允许使用的保鲜剂,可以有效防治柑橘贮藏期的青霉病、绿霉病,具有杀菌、抑菌、防腐的作用。2015年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上刊发的论文《柑橘果实贮藏期咪鲜胺和抑霉唑残留量的动态变化》显示,咪鲜胺(0.5、1.0、1.5mg/mL.)和抑霉唑(0.5、1.0、1.5mg/mL.)“分别浸果2min后常温贮藏”,柑橘全果中的残留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均低于GB2763一2014标准规定的5.00mg/kg最大残留限量(MRL)值,“贮藏过程中柑橘可随时出库上市”。要知道,1.0mg/mL是生产上常用质量浓度,0.5mg/mL是短期贮藏时运用的低质量浓度;而浓度最高的1.5mg/mL,正对应着一些果农超量使用的高质量浓度。

以抑霉唑为例,该研究显示,即便是用超量浓度即1.5mg/mL的抑霉唑药剂浸泡果品,每公斤果肉中药剂的含量也低于0.4mg。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撰文指出,根据我国GB 2763-2019标准,抑霉唑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是0.03mg/kg 体重。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8毫克都是安全的。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史军也指出,“欧盟设定的无危害标准是0.061毫克/公斤体重/每天,这已经是近乎苛刻的要求。按一个人50公斤体重计算,每天允许的摄入剂量是3毫克。”难怪有网友调侃:“可怕!只要连皮吃下4吨沃柑,你就可能因为抑菌剂中毒死去!”

正如中国食品行业的从业者云无心所言,“问题的根本出在目前的‘使用规范’并不合理,‘间隔期’的要求没有科学上的必要性。”他指出,如若不修正规范中的不合理之处,果商的“违规”行为就持续会存在;而缺乏食品加工相关专业知识的媒体和公众,就会把“违规”等同于“有害”。由此看来,要想解决根本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不合理的间隔期仍然存在?否则,“加强监管”也失去了其实际意义。

文/麦梦佳(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麦梦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3/19/91092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