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官场“暴力”不容小觑

来源:红网 作者:朱波 编辑:化定兴 2021-04-04 19:26:35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朱波

最近,有记者在基层调查发现,近年来被曝光的作风霸道、施暴下属的“官霸”干部并不少见,而未被公之于众的基层官场“语言暴力”、无故打压等“软暴力”更为多见,且这类“暴力”有时被视而不见,不少人甚至将此理解为作风硬朗、敢于担当。显然,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个时期以来,基层一些口无遮拦、胡言乱语、大放厥词的官员并不鲜见,其集“官气、霸气、匪气”于一身,以“爆粗口、讲脏话、说狂话”为能事,与“老百姓的官”“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身份极不相称,甚至于形成巨大反差,令人瞠目结舌。面对下属和群众,什么“有意见去厕所提”“给脸不要脸”……一时间,各种狂言妄语,一再刺痛人民群众的神经。它犹如一面多棱镜,不仅折射出一些基层干部狂妄无知、精神缺钙、素质低下,也说明了一些基层干部“心中无党,心中无民,心中无责,心中无戒”。

马克思说过,“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发生在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身上的“语言暴力”“软暴力”“耍官威”等粗暴言行,表现出权力的任性与骄横,其背后则是官僚主义做派、“官本位”思想作祟以及权力观的严重扭曲。当习惯了通过“打招呼”“一言堂”“找关系”行使特权,并由此形成优越感,一旦遇到阻碍,暴力行为自然就演化而成。

脾气是情绪化的极端表现,情绪走向极端则理智趋于最低点。领导干部属于那种容易发脾气,又最不该发脾气的人。作为党员干部尤其基层官员,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遇到“烦心事”较多,又处于矛盾冲突的焦点上,难免有不遂人愿的时候,也就常有发脾气的由头。因此,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是良好工作作风的反映,也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折射。

普通人有时发发脾气不失为一种心境的自然流露和适当宣泄,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却不能逞一时之快而发生粗暴行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始终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对基层有着“指路明灯”的作用。因此,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场合,首先要敬畏纪法,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要加强党性修养,保持优良作风,关心关爱下属。坚决不当“前边说话、后边摆手”的干部,也不能当粗暴霸道、口出不逊甚至脏话连篇、骂骂咧咧的干部。这是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拒绝粗暴行为绽放文明之花,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自律、慎独慎微,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文明礼貌高雅的工作氛围。唯此,才能提升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才会汇聚更多的浩然正气和君子之风。

来源:红网

作者:朱波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4/04/91559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