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旅游APP发起了“机票目的地盲盒”活动,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了超过1000万用户前来抢购。此事一出引起网络热议。(4月8日 北晚新视觉网)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盒子,具有随机属性。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消费心理的变化,盲盒已然成为一种在青年群体中广受欢迎的新时尚:从故宫淘宝上架“猫祥瑞”系列盲盒,再到泡泡玛特在青年群体中的盛行,在这样“万物皆可盲盒”的大环境下,旅游产业也灵机一动,将机票以盲盒的形式出售。正如盲盒二字所代表的含义一般,该活动的目的地、出发时间等都是未知的,确定的只有机票价格。这样一出看似荒唐的闹剧,却引发了一股全民热潮,成功的原因便在于其打破了传统旅游模式中万事俱备的常规思维,直击当代消费者渴望新鲜感、神秘感的痛点,给旅游业注入了新活力。
放到过去,人们旅游一次不免要精打细算一番,从预订酒店到观光景点的选择,都要经过一层层的筛选,试图做出“最优解”,但往往正是这样繁琐的事前准备,让许多人放弃了旅行的打算。旅游的原本目的是放松身心,而如此复杂的规划反倒成了许多旅游者的压力。在普遍996、715的大环境下,这让不少平时调侃自己为“社畜”的上班族,在面对来之不易的假期时放弃旅游,选择宅家放松。
就像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机票盲盒的出现抓住了消费者的惰性和对神秘因素向往的心理,为许多疲于准备却想旅游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不少人不再满足于进入自己提前设定好的生活模式之中,相比于去哪里,他们更加注重随机选择的紧张感与刺激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随心飞的活动跳出了旅游行业的固有思维,打破了传统旅行的桎梏,让用户有了新的选择,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作为一款新兴的产品,其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航班冷门,时间冲突等等。身为消费者,我们仍需保持理性的消费态度,勿让“捡便宜”“凑热闹”的心态冲昏了头脑。
文/乔博林 (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乔博林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