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抖音+博物馆,一次多方共赢的融合创新

来源:红网 作者:张一无 编辑:刘昱 2021-05-19 11:48:31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张一无

在抖音直播间里“剁手”并不稀奇,可你在抖音直播间看过展吗?5月16日-5月18日,抖音联合10家博物馆推出“云端博物馆”活动,邀请博物馆馆长、文化名人通过抖音直播带领“看官们”线上观展。5月18日当天,抖音为湖南省博物馆等定制的文物道具也已上线。

云观展,本是去年疫情时期博物馆的自救措施,而这次却是三方共赢模式驱动下的一次创新尝试。

对博物馆来说,这是从冷门走向热门的一次机遇。博物馆之“博”,既要馆藏“博”,又要受众“博”。倘若无人问津,那么馆藏再丰富也只能是孤芳自赏。借助抖音平台自带的巨大流量,选择合适的直播方式,并邀请文化名人、意见领袖、娱乐明星等参与其中,能够有效拓宽受众,实现博物馆的教化功能。

而且,抖音直播是博物馆主动贴近民众、展开互动的一次尝试。市民们线下参观博物馆固然自由,但是囿于知识水平,很可能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博物馆以线上直播的方式讲解,可以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带受众看到博物馆历史最悠久、故事最精彩的文物。让受众避免一知半解的同时,我们的国宝也就“活了起来”,我们的博物馆也就“火了起来”。

同时,这项创新的尝试,对于抖音等大型直播类平台来说,也无疑丰富了其自身生态。我想,抖音的定位不是工具,而是内容,之所以每天有5.1亿人看抖音,是因为里面的新闻、知识、娱乐和消费内容能满足他们。当博物馆入驻抖音后,平台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用户黏性也就会进一步提升。

而广大网民用户,则是这一波互联网内容红利的享受者。试想一下,能足不出户又随时随地接触到人类文明的精粹,还有详细的讲解与有趣的活动穿插其中,从中的获得感与性价比将不输远赴实地和现场。

特别是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所追求的已经不只是口腹之欲的满足,而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有需求,而需求又有可以满足的便捷方式,那么“线上看展”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便有了可能。

尤其是今年以来,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数量激增,点赞以数十亿计,便说明了“抖音+博物馆”这种文创形式备受欢迎,找到用户的痛点。像故宫博物院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山东博物馆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院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等等,这些都是网友所津津乐道的展览。线上看展,已是蔚然成风。

当然,无论是哪一方从中获益,最终都会对文化传承产生实质性助力。我们常说要弘扬传统文化,可是当大多数人认不出《清明上河图》、没听过司母戊鼎、不了解三星堆,我们又何谈弘扬?但是,问题背后不是民众不感兴趣,而是民众缺少机会走近这些文物。像是近些年来热火的《假如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综艺,即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这次的抖音与博物馆联动,其实也是起到了这一作用:搭建平台与桥梁,让文化接地气,让民众走进文物,让历史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承。

不过,开直播并不是博物馆成功的唯一步骤,直播如何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是一个更需要思考的问题。倘若我们的“主播”们依旧照本宣科,恐怕还是很难引起民众的兴趣。

算下来,这已经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节了,而今年的主题恰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旨在号召全球博物馆共同探索数字化展览未来,以及争取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模式。开启抖音直播,是这一主题下的良好尝试,相信这将成为博物馆走向更大受众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来源:红网

作者:张一无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19/93531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