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俑“长毛”?文物保护要用心用力

来源:红网 作者:龙凤瑶 编辑:张瑜 2021-06-17 20:31:21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计划系列评论.jpg

几日前,微博上一网友晒照片称,在乾陵博物馆看到两件文物长毛,感到疑惑。在网传图片中可以看到,两件展出的陶俑人像身上有着一层细细密密的绒毛。6月16日晚,乾陵博物馆发布说明称,该馆立即将这两件展品撤离展厅保养,及时邀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会诊,初步判定为“可溶盐析出”,认为“与墓葬埋藏环境有关”。(6月17日 澎湃新闻)

为何展出文物会出现“可溶盐析出”这一问题?展柜设备是否出现故障?是否还有其他文物出现类似问题?为何工作人员在巡查中没有发现陶俑的“异变”呢?这些我们都尚不得而知,需要乾陵博物馆给出合理解释。但毋庸置疑的是,乾陵博物馆的工作存在疏漏。

展出的陶俑,就摆放在展厅之中,它们“长毛”了,先发现的不是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却是到此参观的游客。如果不是这位网友发现并发到网上,引发热议,博物馆什么时候才会发现这“毛茸茸”的文物呢?由此可见,在展厅的巡查工作、文物的保护工作上,乾陵博物馆存在着不足之处。

此外,这次现象其实并非首次。乾陵博物馆副馆长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之前这一例文物也出现过类似状况,只是出现的频率很难确定。但是,既然已经有此先例在前,博物馆对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应该有所防范,对这一例文物应该更加注意,制定预防措施和处理预案。这位副馆长还曾表示,展柜有温湿度调节,但是“长毛”的陶俑却用实际情况证明:机器也有“不靠谱”的时候,人工检查保护工作万不能少。

文物的宝贵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宝物,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中璀璨的宝石。文物历经悠长岁月,重见天日,它们的脆弱是可想而知的。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的职能,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也是博物馆的目标。所以,博物馆在向公众展示文物的同时,也要对文物保护下足功夫、用足心思。

据悉,乾陵博物馆面临投入资金有限、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文物保护工作出现疏漏的理由。况且,如果博物馆本身在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缺漏,又何谈转型升级呢?经此一事,乾陵博物馆应反思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文物保护上用心用力,这是博物馆的应有之举,也是博物馆在新环境下谋求转型升级的基础。

文/龙凤瑶(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龙凤瑶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6/17/95438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