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欢迎“特殊考生”的最好方式是建好无障碍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张瑜 2021-07-02 14:39:31
时刻新闻
—分享—

文/王红峰

武汉大学官微喊话因白血病休学一年的高考考生,表示欢迎报考;北京重症眼疾学子高考做“大字卷”考了687分,已经填报了北大元培学院;安徽截肢考生完成志愿填报,第一志愿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类……高考成绩发布以后,一些身体存在特殊状况的高分考生受到社会关注,人们在为他们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叫好的同时,也关注他们入学以后能否得到适当的照顾,如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7月1日 光明网)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高校既要欢迎“特殊考生”报考,更要建好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安全通行和使用便利,在建设项目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自从1991年5月15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把“无障碍环境”作为重要内容写入该法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社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场所等项目,基本上实行无障碍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一条条盲道、一个个缓坡……成为社会大家庭给予残疾朋友的有力的手臂和明亮的眼睛。

生活中很多公共场所都有无障碍设施配套,但不少高校却忽视了。2016年4名大学生要求教育部公开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2017年8月18日《南方周末》报道:7月2日,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5名残障学生联名“上书”教育部,呼吁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学校无障碍支持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教育部等七部门积极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高校无障碍环境改造有了长足推进。但高校无障碍改造仍不平衡。去年人民网曾报道湖北商贸学院连夜为“轮椅女孩”改装校园设施,这既凸显了湖北商贸学院闻过则改的积极态度,也反映出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25条明确规定,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并为其学习提供便利和帮助。数据显示,仅2011年至2016年5年间就有超过4.5万名残疾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如何保障残障人士的平等受教育权,我国高校建设无障碍环境当须成为一项由政府主导的系统工程,以扭转无障碍环境建设滞后局面;针对高校改建无障碍环境,国家财政可给予专项支持,包括对民办学校建设无障碍设施,可由国家给予奖励性经费支持。各高校更要将建设无障碍环境作为固定要求,无障碍设施既要规范建更要严格管 ,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对高校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常态化督查。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7/02/96184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