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子弹飞”,岂能成为道德污点的挡箭牌

来源:红网 作者:吕乐言 编辑:刘昱 2021-07-19 10:05:46
时刻新闻
—分享—

ed7fc0b1774c442d9c48166cebd15844.jpg

7月18日,加拿大籍男歌手、影视演员吴亦凡与其前女友都美竹的事件再度霸屏热搜。都美竹接受网易娱乐频道采访时,追加披露“吴亦凡与未成年女孩发生性关系”“吴亦凡团队以‘封杀演艺生涯’等理由威胁都美竹与其发生关系”等细节。

在多数网友表示力挺都美竹、坚决保护我国未成年女孩的身心健康时,仍有一些评论表示“只有采访,没有实质性证据”,因此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确,在互联网的公共场域中,审慎和清明十分重要,但我们同样应当警惕无底线的“让子弹飞”,坚决不允许保留态度成为道德污点的挡箭牌。

近年来,未成年女性遭受侵害的案件层出不穷,社会新闻的一次次反转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吃瓜群众”仿佛在此过程中“磨炼”出了一种对新闻的“钝感力”,他们不愿意被任何一方的言论裹挟,而是倾向于采取中立或保留态度,冷静观察、理性思考。这原本确实是推动社会文明和谐的一大利器。

然而,一旦社会新闻与娱乐圈产生交集,粉丝、资本、群众三股力量的微妙关系会加剧事件本身的错综复杂程度。部分吴亦凡的粉丝(或水军)混迹于不明真相的路人间,以“证据不充分”为理由要求网友不予置评。然而,吴亦凡在“小G娜”等多位前女友的发声中已被证明存在道德污点,都美竹在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时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说辞与证据。舆论的“子弹”已经正中“违反社会公德”的靶心,又怎能强迫它装作无事发生而继续飞行?带有“给劣迹艺人洗白”色彩的保留态度,实质上是对公民理性的亵渎,对社会公义的漠视。

盲目而自认为清醒的保留态度,体现的也是同理心的匮乏。吴亦凡事件中,都美竹并非完美受害者,其19岁的年龄和处于抑郁状态的心理状况,也一定程度上使她难以永远做出最谨慎、最理性的判断。部分吴亦凡粉丝抓住其言辞和行为上的漏洞,引导网友怀疑都美竹爆料行为的真实目的,并以此为借口打发本愿意为都美竹等受害女性发声的群众。以为自己采取了理性保留态度的网友们,不但没有真正做出独立而清醒的判断,反倒成为粉丝的工具,在自视清醒的洋洋得意中丢弃了对受害女性的共情和关怀。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这句经常出现在各类新闻下的评论中,其本意也是希望号召一个更加理智、慎重的社会舆论风气。然而,当保留态度成为粉丝为偶像洗白的工具,当越来越多人以所谓的“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居,盲目而不经选择地“让子弹飞”,反倒让社会对道德的臧否陷入僵局。

若是新闻事件扑朔迷离,真假未知,我们可以采取审慎的态度,以防自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偏概全。但倘若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新闻的下一步走向,倘若时局已足够让我们做出理由充分的判断,任何针对既定事实的理性发声都应当被鼓励。真善美应当被弘扬,假恶丑值得被批判,这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应有的道德观。

文/吕乐言 (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吕乐言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7/18/967773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