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周前,云南一位44岁农民工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前往昆明一家耐克专卖店购物,期间疑因穿着破旧遭歧视。当天,其年仅9岁的小儿子本来已经挑好了两件衣服,一名女店员却从孩子手中抢走了衣服,此后为了维护孩子的尊严,他的妻子也与对方发生了肢体冲突。该店一名值班经理表示,事发当天涉事女员工已被辞退。(8月20日 极目新闻)
对于店员做法的本身,我们暂且不去评判,但其怠慢顾客背后的原因,却值得我们深思。
谁给了她自信?很显然,是耐克。店员顾客发生肢体冲突,对于任何一家以顾客为本的公司来说,都是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但根据当事人的说法,直到事发后第6天,耐克方才联系毛治高夫妇,并仅仅打了一个道歉电话。若是如此,耐克公司“全心全意服务中国消费者”的理念何在?还是说,凭借自己在中国运动市场所占的巨大份额,耐克有着“你不买还有其他人来买”的狂妄心态?无论如何,只有“大爷”公司才会培养出“大爷”员工。
谁给了耐克自信?很显然,是实力。一个对中美两国产品双标配置、侮辱抵制新疆棉花的“大爷”公司,按理来说早该“凉凉”,可事实是,耐克2020年依然以25.6%的市场占有份额,高居我国运动品牌榜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长期以来的营销,让耐克一词成功与时尚挂钩;另一方面,耐克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开发出ZoomAir、ZoomX、React等众多黑科技跑鞋。宣传营销与技术创新一唱一和,不可避免地俘获了消费者的心,成为公司在华“为所欲为”的实力后盾。
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是,目前国产品牌创造能力较弱,市场话语权不高。诚然,国产品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匹克靠“态极”系列展现出国产科技之光;安踏靠奥运赞助打出了名气;鸿星尔克靠援助灾情体现了民族企业的担当。但需要承认的是,我们目前跟耐克等国际巨头依然还存在着多方位的差距,匹克、安踏等优秀国牌的尝试还只是一个开始。如何把这种开始转变为持续不断的优秀输出,而不仅仅是昙花一现,是值得国产品牌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得给予国货一定的帮助。这里的帮助不是指盲目抵制外货,因为国货想要真正发展就不能缺少竞争。我们需要做的是,一改先前的偏见,重新审视外货和国货的形象,并且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多给国货一些试错的机会。对于此次事件,吃瓜群众不能仅满足于讨论店员行为的本身,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找出问题并解决,才能更好地迎来改变。
文/潘韦寰(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潘韦寰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