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青春为笔绘就绿色发展“最美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张小草 编辑:陈乘 2021-08-26 16:54:03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张小草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他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从荒漠变绿洲,塞罕坝三代“造林人”跨越半个多世纪,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百万亩充满诗意的林海,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力军,当代青年要传承和发扬塞罕坝精神,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践行“强国有我”,为绘就美丽中国新图景贡献青春最美色彩。

领悟将“一棵树”到“一片林”的坚定信心,为青春奋斗增添前进底气。信心多么坚定,行动就有多么勇毅;信念多么强大,未来就有多么辉煌。1961年10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的刘琨,在冰天雪地的坝上荒原考察三天后,发现了一棵粗壮挺拔的落叶松。这棵树后来被称为“功勋树”,因为它让第一代塞罕坝人看到了坝上能够种树的希望、种得活树的信心,并最终实现了将“一棵树”变成“一片森林”的目标。年轻干部要学习这种从“一棵树”上就能够找寻信心的精神,以信心增强底气,以底气催生实力,以实力开创未来。

赓续从“一群人”到“几代人”的坚守传承,为青春奋斗增强克难韧劲。1962年9月,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名青年来到塞罕坝。迎接他们的最好住宿条件是草坯房、窝棚,最好的食物是“黄豆沾点油”,再加上刚开始两年造林育苗成活率低,一连串困难和打击让大家充分认识到造林的不易,但也激发了大家坚韧不拔的斗志、永不言败的担当。几代人以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构筑了防沙涵水的“绿色长城”。这充分表明,值得害怕的从来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缺乏直面和战胜困难的斗争精神。庭院里跑不开千里马,温室里养不出向阳花,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更要赓续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以“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担当,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抗疫抗洪的第一线,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在风雨中见世面、在困难中壮筋骨,让“青春之我”在时代发展的潮头绚丽绽放。

读懂从“经济账”到“生态账”的深刻用意,为青春奋斗拓宽发展眼界。2017年,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更多年轻干部成为新时代的“塞罕坝人”,算好长远的“生态大账”不算眼前“经济小账”,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化为生动现实、作为自觉行动。以爬坡过坎、久久为功的大无畏勇气,用青春创造更大的绿色奇迹。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推进生态文明的新征程上,让我们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用青春之笔,绘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美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张小草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8/26/98528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