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星予
9月1日,2021年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回溯,行风傲雪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先辈和先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是我党取得一切伟大胜利、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如今,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党员干部尤其是作为“新鲜血液”和“生力军”的年轻干部,更应将斗争精神的实质内核发扬传承下去,在新时代的改革竞技场中冲锋陷阵,一往无前。
传承斗争精神,意味着要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当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作为年轻干部而言,能否在风险考验面前、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清净心态,就是传承斗争精神最直观的要求所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年轻干部要确保未来的每一步路都走正走稳,核心同样在于理想信念是否稳如泰山、坚定不移,从而在人生重大考验关头、困难挫折前面始终恪守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操。可以说,把信仰坚定放在第一位要求,引导年轻干部打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是传承和发扬斗争精神的基础环节。
传承斗争精神,意味着要敢于创新。正是创新者胜,守旧者衰,对于时代发展规律如此,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培养亦然。回望历史,无论是战争年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路提出,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永远不可或缺。同样,年轻干部发扬传承斗争精神,关键一点就在于继承、涵养这种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继往开来、敢想敢拼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蓬勃兴旺的重要保障,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大潮中各项工作迈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年轻干部而言,面向未来发展,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传承和发扬斗争精神的关键步骤。
传承斗争精神,意味着要甘于奉献。一个时代的崛起背后,总有一股无形的强大精神力量在生生不息的涌动,而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背后,总有一支不畏艰险、顽强奋斗的队伍,正在以“奉献”二字书写着时代的华章。战争年代,先辈们跨雪山、过草地,不畏牺牲、英勇向前,以血肉之躯铸就了共和国华表;和平建设时代,我们依旧还有许多的“雪山”和“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的艰难和险阻需要征服,这就要求年轻干部一定要将立足岗位、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甘愿为民作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个人品质,不仅要有干事创业始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更要有俯下身子“黄土地里打个滚”的气质。党的方针路线指向哪里,就雷厉风行、不折不扣的战斗在哪里,不言苦,不言累,不言悔,把工作和事业看得重一些,把党和人民的嘱托看得重一些,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将“青春无悔”书写在黄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年轻干部要满怀信心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伟大使命,不畏艰险,负重前行,让斗争精神成为“专属标签”。
来源:红网
作者:安星予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