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6岁考入名牌大学,年龄不是追梦的障碍

来源:红网 作者:高洋洋 编辑:刘昱 2021-09-13 16:20:27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jpg

退学四年后,以外卖员的身份再一次高分考入名牌大学,让26岁的王威走进公众视野。2017年,大四的他从中国农业大学退学,随后辗转北京、广东、湖北多地工作,一边谋生一边准备再次参加高考。2020年,王威重新回到高中备考,8个月后,他收到了西南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说自己心情平静,对未来也抱有一定希望,不为年龄焦虑,“我不觉得自己是长者,就假装和他们是同龄人。”(9月10日 封面新闻)

王威的事例中最受人争议的便是他的年龄,一个26岁的大一新生与理想意义上的名牌大学生相比,似乎成了一个“异类”。一时之间,大量诸如“年纪这么大了还去上大一”的评论出现,年龄成了部分不理智网友评价王威的唯一准则。

诚然,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年纪”的确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加分点”。无论是15岁考上北大的李晨,奥运会赛场上追逐女单的“00后”小将孙颖莎,还是像华为这样的国际大品牌启动的“天才计划”,各985高校开设的少年班等等,无不显示出国人对于“年轻有为”者的偏好。

而这种偏好的产生,媒体也要负很大一部分的责任。“年纪小”总是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新闻点,从而被铺天盖地地宣传。在媒体报道潜移默化地引导中,年轻人本就敏感的神经一次又一次被这些有关年龄的数字刺激着。

想一想,为什么“焦虑”会变成当代年轻人的流行语?其实这背后也不乏对年龄的焦虑,对年少有为的追赶。在社会节奏不断被迫加快的情况下,所有人都不得不迫使自己能够快人一步:作业快人一步、业绩快人一步、升职加薪快人一步等等。

我们总是看着网络媒体上光鲜亮丽的优秀同辈,担心自己被“同龄人”落下,从而给自己套上了年轻有为的“紧箍咒”,在同辈压力下不断逼迫自己使劲努力。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使得自己的压力倍增。焦虑之下,原本能做好的事情也变得束手束脚,一些兴趣与理想也因为现实的压力而搁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事实上,王威的故事背后才是大部分人的常态:我们或许前进缓慢,但也没有那么多的天之骄子站在终点线。

单从2020年的高考本科录取率来看,各省份的录取率平均在55%左右,除了京津沪的一线城市的录取率可以达到70%左右,江西等省份甚至不到50%(数据来自腾讯网)。也就是说将近有一半的考生连大学本科都没有办法成功上岸,更不要说是985、211等高校了,每一年选择复读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26岁的王威在脱离高中生活多年的情况下,成功考上名校,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付出的汗水得到回报,更代表着一种不被年龄所束缚、不被争议所左右、决心向前的勇气。

作为一个普通人,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有让生活不断向前的动力,让希望开出花的努力以及从不放弃的毅力。但不需要和自己的年龄较劲,人生本来就很长,一时的成败与否无需过分在意,更没有必要为此焦虑。只要像王威一样选好方向,心无旁骛地向前走就好了。

文/高洋洋 (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高洋洋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9/13/101372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