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射击比赛中,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陕西全运会主火炬手杨倩,在全运会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中摘金。外界期望着杨倩在全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再显身手,然而杨倩最终只获得了铜牌,遭遇了108天的首败。“胜败乃兵家常事”,赛场也不例外。但部分网友对此却表现地怒气填胸,嘲讽之词接连不断。我们不禁想问:难道奥运冠军就一定得是常胜将军吗?
部分网友眼中看到的只有铜牌,却无视全运赛场上的“神仙打架”。脱口而出的气性之词,一叶障目地去审视杨倩,并不应该。在此次全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冠军王芝琳只有17岁,是今年刚涌现的新星,她射击的253.3环的成绩已经打破了世界记录。亚军章天琪252.8环的成绩,放到奥运会上,也是比肩冠军的水准。由此观之,全运会的竞争情况和东京奥运会的赛况是不能等量齐观的。我们不应仅凭全运会的一枚铜牌而否定杨倩自身的实力。
其次,射击比赛偶然性强,运动员状态的波动起伏大。杨倩自东京奥运会结束回到中国,在实行隔离的20多天里并未能进行系统的训练,而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湖州进行封闭集训,备战陕西全运会。且不说短时间内,杨倩状态调整如何,全运会上其他射击选手的备战时间也远比杨倩的长,而杨倩在全运会上的整体表现依然不凡。我们大可不必因为一枚铜牌而对杨倩过于苛责。东京奥运的赛场,杨倩也曾沉稳走过,她的实力有目共睹。给她一些时间进行调整,相信她会再次绽放光芒。
同时,全运会上都是中国选手,难道我们对于输给“自己人”都难以接受吗?那我们的格局未免过于狭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应该为全运会上射击队的人才涌现感到高兴,而不是盯着一枚铜牌不放。国家队人才辈出,进行良性竞争才是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唯有如此我们的体育强国梦才能早日实现,才能赓续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健儿的良好精神风貌。
部分网友对杨倩摘铜一事表现出嘲讽的姿态,既是对运动员身份的误解,也是对体育精神的误解。我们不应神化运动员,将其摆在神坛之上,他们都是平常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飞碟铜牌的英国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Ed Ling,在拿到奖牌的两三天后便选择放弃参加奥运会闭幕式,匆匆回国了,只因为家里的麦子要收割了。运动员没有因为自己在奥运会上获奖,而自认为不同于常人。一次奥运摘金也不能为谁“封神”,我们也不应将其抬上神台,徒增运动员的枷锁。争取金牌而不唯金牌,争夺名次而不唯名次。最难能可贵的不只是结果,更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实现更好自我的精神,这才是体育精神的本质。“女排精神从来不是必须赢,而是跌倒了拍拍土,爬起来继续冲”,也是如此,中国女排成为体育精神的“名片”。
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辩证的视角和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赛场上的胜败之事,更加深刻地认识体育精神,更加全面地去评判运动员。每一个踏上赛场的运动员,背后都付出了极致的努力。赛场之下的我们,给他们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又何妨。当我们体育舆论环境更加地包容与理性,也将利于帮助运动员摆脱不必要的包袱,有助运动员更加轻松地踏上赛场,以更加轻盈的身姿创造中国体育的佳绩。
文/梁静 (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梁静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