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乡村古建坍塌,古建保护不应止于重点保护单位

来源:红网 作者:吴文静 编辑:刘昱 2021-10-12 19:28:0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3日—5日,山西平遥出现强降雨,雨量接近120毫米,受此影响,古城墙第84号内墙发生局部坍塌。而此次暴雨中,受损更为严重的文物,多集中在县级及县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量未登记在册、未定级、散落在偏远村落的传统建筑。民间古建筑保护专家唐大华表示“山西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已经有很大改善,但大量乡村古建几乎没有日常维护。”(10月12日 《新京报》)

早在1950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因北京古城墙存废问题而强调过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古建筑保护问题表面看来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至2021年10月11日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5058处。然而,此次山西多处未登记在册、未定级、散落在偏远村落的传统建筑受损,却为古建筑保护事业敲响了警钟,古建筑的保护不应、也更不能止于重点保护单位的建筑。

诸多未被登记在册的乡村古建筑看似没有保护的价值,实则不然。乡村古建筑不同于故宫等重点保护建筑,故宫等建筑多与民众生活隔离开,至多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然而乡村古建筑则是具有生命力也更贴近生活的。诚如古建筑保护专家唐大华所言,乡村古建筑是“活的”,诸如祠堂、古戏台、老民居等古建筑,其不仅完美承载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更是乡村民众曾经或正在生活和使用的场所,其中承载着诸多鲜活的嬉笑泪骂,至今仍然具有生气。

冯骥才先生就曾在倡导老街保护时说到“一个城市由于有了几条老街,便会有一种自我的历史之厚重、经验之独有、以及一种丰富感和深切的乡恋;它是个实实在在的巨大的历史存在,既是珍贵的物质存在,更是无以替代的精神情感的存在,这便是老街的意义。”这也正是诸多乡村古建筑的保护价值。加强对此类极具生命力的乡村古建的保护,是为了让乡村的历史与文化以更具生气的形式留存下来,让世世代代生存于此的人们有根可循,而不至于让历史文化与曾经的家园沦落为空洞的文字记载。

乡村建筑的保护措施则是更加庞大的议题,究竟保护资金何来,技术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乡村旅游开发是否会破坏古建,而除了保护修缮以外又是否有其他保护途径?这些问题仍需探讨,然而已有成功的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与启发。

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明月湾古村即是很好的例子,当地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办,官方资本与引进的社会资本为古建筑的修缮提供经济支持,而古镇则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的农家乐等产业的壮大,而后通过经营收回投入资金。与此同时,古镇并未走向全盘“商业化”的深渊,而是依旧保持着古镇宁静缓慢的生活氛围,新的建筑也需要尽量和古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并发展深入村民生活的“沉浸式游览”模式,发展了旅游业获得营收与保护资金的同时,也很好地保持了江南水乡建筑的独特古韵。

除此之外,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王澍先生也为我们提供了乡村古建筑保护的全新思路,其代表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瓦片,而其灵感则来自于浙江慈城的独特乡村建筑“瓦爿墙”。王澍先生多次走访并尝试学习瓦爿墙的制作技艺,并最终将瓦爿墙建筑技艺与混凝土技术结合,成功运用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五散房的建造之中,获得业界的广泛称赞。

无论是苏州明月湾古村的保护开发模式,还是王澍先生将古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成功尝试,这都为乡村古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参考范本。

然而乡村古建保护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古建保护也绝不应止于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希望此次山西乡村古建的坍塌能够真正敲响警钟,让更多的目光落到乡村古建筑的保护上来。

文/吴文静 (苏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吴文静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0/12/102848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