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亲爱的小孩回家,科技让“团圆”成真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晶晶 编辑:刘昱 2021-12-07 18:16:4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今天(12月6日),广东省深圳市在公安部组织的“团圆”行动认亲活动上,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夫妻与其失散14年的儿子孙卓终于团聚。据央视新闻报道,2021年“团圆”行动开展后,公安部将这起案件列为督办案件,最终通过人像和DNA比对,找到了孙海洋的亲生儿子孙某。(12月6日 央视新闻)

继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于今年7月份成功认亲后,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也实现了团圆。细心的网友或许会发现,今年以来失踪被拐儿童与家人团聚的屡见报端,比往年都要更多一些。仅今年8月份,有关媒体就先后多次报道认亲活动:8月3日,广州、清远警方帮助白云区李阿姨找回失踪25年的儿子;8月5日,报道了佛山市警方联合六盘水警方帮助雷某、郭某夫妇找回失散30余年的儿子……

为何今年以来这么多失踪被拐儿童可以和家庭团聚?除了离不开今年公安部全面开展的“团圆”行动,对历年儿童失踪被拐案进行全面清理外,笔者认为,目前取得的硕果更离不开科技手段的进步。就像这次成功找回孙海洋的儿子,也要归功于一项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技术,这项技术对于跨年龄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6%以上。

而之所以这些案子拖了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才得以侦破,是因为这些被拐儿童案例大多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年代,摄像头尚不普及,DNA比对技术更是处在萌芽状态,只用于少数重大案件。所以尽管当时民警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

无论是疫情爆发以来,更加高效的核酸检测技术和针对感染者的追踪技术,还是今年河南洪灾险情登记受难以及失踪人口的“共享文档”,亦或是这次协助找回孙海洋儿子的视觉人工智能技术,都是科技对人类自身功能的延伸。它让人类在灾难面前更加有序,在苦痛面前更加从容,它让那份迟到的亲情更加感动。

当然,科技赋能一定是有限度的。科技是由人创造出来的,让它为人民谋福祉才是正道。如果灾难可以消减,那么为其献上利刃的除了科技的进步,还有真正处于命运共同体的彼此。只有人类用好了这把武器,才能不断地收获更多的感动。

文/黄晶晶 (苏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晶晶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2/07/105345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