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洪鑫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冰城问政》民生节目因居民供暖问题引发关注,并登上热搜。(1月1日 每日经济新闻)
栏目中,节目观察嘉宾追问相关责任部门:“我们栏目十几年的时间,年年这个时候做供暖问题专场,屡教不改,屡教屡犯,问题一大堆,投诉一大堆,各区的供暖办你们每年拿13个月工资,年底还有几万元奖金,让你们管半年的事情,管成这个样子,夏天6个月的时间,干啥去了?”
城市供暖紧系民生,而众所周知,冰城哈尔滨是出了名的冬季漫长、气温低。但叫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这个供暖季长达180天的东北城市里,供热服务不到位、室温不达标等突出问题却困扰了当地部分居民长达十多年。“半夜被冻醒”“供热公司和物业互相踢皮球”“一直打电话投诉却不见解决”“打热线电话却被认为是无理取闹”……部分民众的委屈和苦楚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节目嘉宾的“当场暴走”,是当地居民积郁已久的不满情绪的集中反映。
为积极响应“加强群众监督,加强党的建设”的号召,近些年,各地愈发强调创新监督手段,例如依托大众媒介将相关职责有失的政府部门、领导曝光在媒体、群众面前。虽说这有效提升了政务工作的公开透明性,但目前来看,有些节目,俨然成了一些地方官员 “说场面话”“自我感动”的剧场。此番就一个供暖问题“问了十多年”的《冰城问政》是如此。明面上“照单全收,认真整改”,可背地里却依旧是我行我素、尸位素餐,活生生地将问题“磨”成一根又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问政监督是极其严肃认真的,民生问题更与百姓生活的获得感息息相关。十几年间,区区一个供暖问题竟能沦为“打不死的小强”,不论是能力不足,还是服务意识不到位,说到底,损害的都是政府的威信和民生的福祉。需要意识到,公众的期盼是有限的,当信心与耐心被消磨殆尽的那一天,剩下的便只有“寒心”了。
当然,我们乐见相关问题到最后能得到妥善解决,但这是一码事。针对过去十多年间可能存在的懒政怠政、失职渎职等问题,有关方显然该及时启动相应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则严肃整顿之,无则加勉,真正落实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
来源: 红网
作者:许洪鑫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