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艺 (郑州大学)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自1991年起我国每年都会在3月15日推出315晚会,足以见得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而想要让消费者真正地安心消费,不妨将“315”变成“365”。
近年,食品安全、网购平台乱象、安全健康骗局等问题引发人们大量关注,众多消费者不幸走入黑心商家精心设置的层层陷阱中。笔者认为,引发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利益的驱动、相关部门有效监管的不足、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欠缺等。面对该情况,应该加强对商家的管理,多方共同营造消费者维权良好环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坚持源头治理,加大对违法商家的惩治力度是治本之策。身为经营者要依法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这是其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近年来,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等事件频发,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商家不顾儿童安危,售卖假奶粉,很多孩子因此受到严重的不法侵害。对于此类情况,要加大惩治力度,让商家不敢轻易越线。
此外,要加强媒体对侵权事件的曝光,利用媒体力量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每年的315晚会中,都有众多事件的曝光得益于记者的实地暗访。同时,在每年的3月15日,各大媒体也会在各类社交平台,告知消费者辨别侵权行为的方法。这启示人们,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以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发挥媒体的教育功能。
最后,政府的相关部门要进行多渠道、全产业链监管。近日,一则卖了近10万单的丹东草莓,其实产自江苏的新闻引发大众的讨论。江苏一网店找到丹东草莓合作社进行授权合作,但因授权方缺乏监管,便打着“丹东草莓”的旗号卖“江苏草莓”,在被质疑发货地点时,还美其名曰“分仓发货”。如此明目张胆的虚假宣传就是缺乏监管的后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进行合理规划,对全产业链进行监管。
诚然,营造消费者维权新局面并不容易,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但笔者相信在未来,不仅在3月15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会得到保护,在一年的365天里,消费者都能够自由安心地进行消费。
来源:红网
作者:张华艺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