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超长预售”不能让消费者望穿秋水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张瑜 2022-03-17 22:02:36
时刻新闻
—分享—

□孔德淇

一些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红”服装店铺开启了超长预售的模式。从预售七天到动辄一个月,越拖越长的预售时间让消费者叫苦不迭,夏天的衣服可能秋天才到,等待时间长最后却穿不上。(3月15日 新华社)

预售本多见于房地产、数码产品或预先定制的商品。伴随电商平台的发展,预售模式应用越发广泛,从网红店产品上新到“双11”等互联网大促销活动,提前数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开始要求支付定金,超长预售应运而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网红”店长年累月采取预售模式,且预售时间无限延长,有些预售订单硬生生被拖成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红店100款新款只有20款是现货。更有甚者,连商品样品都没有,仅仅展示出一张设计效果图,就在店铺内挂出预售链接。部分商家未对产能和订单做到统筹安排,在交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导致订单大量积压而无法正常发货。过长的预售时间,不仅损耗买家期望值,让消费者需求延迟满足,对于某些应季产品还存在“过季”问题,造成“夏衣秋穿”等糟糕的购物体验。而商家宣传的最低价和保价服务难实现、收货时间晚、无法修改寄送地址以及售后服务跟不上等情况,也备受消费者诟病。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边厢,大量消费者苦苦等待发货,另一边厢,不少平台却开启了“秀肌肉”模式,在社交平台大晒预售人数、金额的成绩单,预售模式俨然被用作营销宣传,包装成流量增长的利器。

超长预售正演变为商家逐利、平台得益、消费者埋单的一场虚假繁荣。在超长预售中,商家无需承担退换货等任何损失,只享受减轻备货、库存等压力的回报,消费者则要承受迟迟收不到急需商品的后果。如此权责不对等的结果,是把风险赤裸裸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对商家来说,意欲实现成本风险最小化,尚且可以理解,但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短项,排兵布阵“玩套路”,更不能驾凌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之上。无论是维护消费者的切身权益,还是推动电商行业以及预售制的良性发展,都不能让超长预售变成消费者的“坑”。行业监管和相关法律的出台落实必不可少,既要对平台和商家进行刚性约束,切实压缩其猫腻空间,也要为消费者权益提供有力支撑。总之,不能让消费者与大平台、大商家单独“博弈”。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对盲目预售和一味延迟发货的商家不能恣意纵容。倘若长时间不发货,电商平台也要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敦促商家尽快整改,不能让消费者无限期等待,对于屡劝不改的,探索建立准入黑名单机制。

商品可以预售,品质和服务绝不能透支。如果商家让预售成套路,将口惠当优惠,那么消费者擦亮眼睛、用脚投票是最有力也是最合理的反制。针对一些商家标榜最低价却不履行承诺的虚假宣传,以及打出“预售订金不退,商品不换”等霸王条款,消费者更应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让给用户挖坑、不拿消费者权益当回事的平台和商家吃不了兜着走。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3/17/110199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