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别做雪崩时的那一片雪花

来源:红网 作者:喻曙晴 编辑:张瑜 2022-04-01 22:27:33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文顶图.jpg

□喻曙晴(广西大学)

近期,“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331逆袭390”事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各种不友好的揣测与阴谋论冲向舆论中心的当事人,其中逆袭成功的初试331分考生的名字更是直接被带上热搜,一度高居热搜榜前三。事情经过发酵后,终于以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处,以及考生母校济宁医学院的声明而告一段落。所谓的逆袭考生背后有“靠山”有“黑幕”,纯属是无中生有的造谣与自我臆想的阴谋论。

初试59分的大比分差距被反超,再加上北京协和医院的名校光环,这一逆袭故事无疑在考研复试的关键时间点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大家并没有给予逆袭者充分的鼓励与认可,反而就一些断章取义的事实与捕风捉影的流言开始对逆袭者妄加揣测。

各种荒诞离奇的揣测汇聚在一起,编织成了一个“有背景的学术二代依靠家里关系抢占本属于初试高分考生的名额”的故事,这种极易引起社会对立冲突的剧本,极大地挑动了广大网友的情绪,让许多网友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被利用了最朴素的正义感,被煽动着成为舆论的汹潮,让那个本该庆祝自己考研逆袭成功的考生,坠入网暴的“漩涡”。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虽然最后考生等来了官方发布的辟谣申明,但是在这场舆论的漩涡中,那些诋毁与揣测无疑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面对网上声势浩大的“讨伐”时,他或许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而这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期与向上期的年轻人来说是沉重的。

网络时代,谣言的诞生似乎显得稀松平常,与此同时,网暴也以或大或小的辐射圈存在于当今社会。网络时代造谣成本低导致网暴可以随时随地发生,而网络的匿名性与虚拟性,又无形中滋长了网暴的势头,“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则促使更多人下场跟风。除此之外,网暴行为背后的原因还涉及人性、社会心理、法律等各种复杂社会因素。很多时候,线上问题都是线下问题在网络上的反映。以本次事件为例,其造谣声势之所以能如此浩浩荡荡,无疑就是抓住了“升学公平”这一社会痛点来挑动人们的神经,以所谓的阴谋论掀起舆论的浪潮,将网络正义催化为网络暴力。

诚然,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想要彻底整治网络暴力行为,从法律规范到个人媒介素养提高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从“德阳女医生安某遭网络暴力后自杀案”和“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诽谤案”这两起网络暴力事件的司法判决中,我们不难看到有关部门整治网络环境的决心与魄力。

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那些心怀不轨的谣言制造者,应该秉持对事实尊重与对法律的敬畏,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网络社会的个体则应该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不要成为被裹挟利用的工具,时刻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与辨别能力,不做雪崩时的那一片雪花。

来源:红网

作者:喻曙晴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4/01/110781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