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露(广西大学)
4月5日,江西南昌几辆消防车准备执勤时,被一辆违规停车的路虎车挡道,消防人员多次提醒后,车主仍未出现。不得已之下,消防车撞开路虎继续前行。有商户称,路口的一家店主曾提醒过该车主不能在路口停车。(4月6日 极目新闻)
此次事件中,路虎车主作为受过驾校专业培训的司机,不可能不知道路口停车、堵塞消防通道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只不过认为灾情发生率极低,自己路口停车影响救援工作的概率微乎其微,更不可能危及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公众利益,因此在侥幸心理支配下选择为一时便利而违反交规。虽然他为此付出了“车辆几乎报废”的代价,但应清楚,这种侥幸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远不止如此。2020年7月2日凌晨,广东湛江市一幢民居住宅楼着火,消防人员第一时间出动救援,却被路旁的私家车挡道,转移车辆致使救援延误,由于楼内易燃材料较多,火势迅速蔓延,导致5人不幸身亡。
在法律交规明文规定、事故频出的情况下,仍有不少私家车屡屡占用消防车道。不少人正是受到了“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的影响。第一次占用消防通道后发现并无危险发生,便在意外成功的诱导下一次次尝试,直至成为习惯,忽略这一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其实,不少人的侥幸心理和侥幸行为正是在“钻空子”成功、尝到“甜头”后得到强化的。久而久之,便产生了麻痹心理,将法律道德约束和公众利益置之度外,把侥幸行为带来的意外成功视为必然结果。
路虎路口停车,与高空抛物、扎堆式闯红灯过马路等行为本质并无二致。这些少部分人习以为常的“无伤大雅”行为,本质上都是无视规则、以危害或潜在威胁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为代价而求得个人满足的侥幸行为。因侥幸心理产生的自我安慰会使得我们低估自己行为存在的风险,放大“运气”的作用,使我们在自我蒙蔽中失去对事实本质情况的判断。
并且,这种“侥幸心理”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他人冒险后获得意外成功的行为会引发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这也是私家车占用消防车道的现象频繁出现的一大原因。当“别人冒险都成功了,我应该也没问题”的思维常态化时,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的权威将受到挑战,公众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消防车撞坏路虎以求执勤的行为引来大波网友支持,其背后体现的便是公众对于部分人心存侥幸、蔑视规则和公众利益的不满——无论什么“虎”,都不能成为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拦路虎”。这种侥幸行为中隐藏的安全隐患曾经被多少人忽视?这次结果只是路虎被撞毁,下次是什么呢?万一影响救援工作导致人员伤亡,恐怕车主自己承担维修费用也无济于事。
“侥幸心理”实际上是一剂“思想麻醉剂”,在它的支配下,不少可能危害个人安全且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被常态甚至合理化。“路虎被消防车冲撞损坏”事件只是一个警醒,它提醒我们,侥幸心理和行为往往不仅不会满足个人目的,反而会损害公共利益,是一种损人而不利己的愚昧行为。而那些想要无视公共利益、凭着侥幸心理“走捷径”“图方便”的人,也该清醒清醒了。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宇露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