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净化网络生态,不应止步于公开IP属地

来源:红网 作者:陈芊卉 编辑:刘昱 2022-05-01 17:07:50
时刻新闻
—分享—

文章顶部配图·青椒计划.jpg

□陈芊卉 (北京交通大学)

近日,微博、抖音等平台陆续开放IP属地“小尾巴”,意在通过加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一时间,有关IP属地能否公开、网络环境该如何治理等问题成为不同立场用户的争论焦点。

不可否认的是,公开地理位置这一“物理属性”,的确让部分网民在身份的约束下“三思而后行”,也让部分虚假消息无处遁形。但是应当看到,建设包容理性的交往规则,仅仅依靠网民的自我检查依旧不够。

网络暴力也好、流言蜚语也罢,导致互联网乱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事实真相逐渐消解边缘化。2016年,“后真相”一词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指代的是当下舆论环境中,诉诸情感凌驾于对事实真相的追寻之上;真相在互联网社群中自我表达过程中跌落神坛,最后导致假新闻盛行、事实不断反转等失序现象。

需要看到,“后真相”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社会、文化等错综复杂的因素交叉叠加:谣言的传播可能是民众对官方的不信任心理在作祟、虚假新闻背后的凶手之一可能是事实核查机制的缺位、网络暴力的缘起可能是意见领袖有失偏颇的说辞……宽泛的IP属地并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亦不能够重新树立起事实的神圣和庄严。相反,在互联网的“去抑制效应”之下,IP属地反而可能会成为地域歧视和人身攻击的新靶子,让沟通变得“单向度”化,进而掀起新一轮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交流陷入一种死循环之中。

IP属地的公开强调通过群体身份进行自我约束,但是另一方面,网民在网络中的身份标签是多样的,而“地域”恰恰并不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个。有网友戏称:“本人言论仅代表自己,与IP属地无关。”这句看似戏谑的话背后暗含着这样一层含义:网民的文化身份与成长环境、所在社群的文化特色等抽象的、深层次因素才是不同网络行为的真正诱因,这些结构性因素导致的潜在危害并不能够通过“身份自律”彻底解决。

明事理的安慰不足以抵消不理智的谩骂。对网络暴力的制止不能仅仅依靠作为个体的网民的自觉,星星之火的温暖若需要成为燎原之势,离不开媒体机构、平台甚至是家庭和学校联合承担起引导和教育的责任。笔者在此并非意在质疑这一方案的有效性何如,亦非为政策的合理性正名,而是最终希望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在平台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离包容的、理性的交往,究竟有多远?上个世纪,哈贝马斯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存在并非以独立个体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行动为起点。

开放IP属地或许是促成交往行动理性的可贵尝试,但平台以及其他主体在其中担负的责任似乎仍不够明晰,亦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这一举措是否具有隐私侵权的潜在风险?突出地域身份是否导致另外一层暴政?风险该如何规避?

这些问题的浮现要求平台摒弃高高在上的家长主义作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照多元的声音、加强事实的审查、制定更为细致的审核条规和处罚措施,重新树立起对真相的尊重。而这些,用户的所属地都无法给出答案。

来源:红网

作者:陈芊卉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5/01/111860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