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遮烟挡酒”是对创建文明城市的亵渎

来源:红网 作者:苏尚久 编辑:陈晓丹 2022-05-07 16:26:18
时刻新闻
—分享—

□苏尚久

近日,山东德州多家临街商铺招牌中,凡是有“烟”“酒”二字的,都被人遮挡起来,比如“原浆啤酒”变成了“原浆啤”。对此,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德州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此前,他们要求一些商户更换不适宜的招牌,有的商户就遮挡住“烟”“酒”字样。(5月6日 央广网)

创建文明城市,既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各地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争取这张城市“名片”。但也有少数地方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不是把功夫下在平时、抓在经常,而是临时抱佛脚、搞“迎检突击”,更有甚者重“面子”而不重“里子”,对一些脏乱差比较突出的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犄角旮旯,采取砌围墙、立挡板、搞涂抹等应对方式,玩“障眼法”、做表面文章,“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特别是在文明城市验收过程中,受检地区或单位通过建立微信群、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密切关注验收组的行踪,故意引导他们绕开一些脏乱差死角,呈献给验收组面前的都是“风景这边独好”。如近日媒体曝光的,山东德州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多家临街商铺招牌遮“烟”挡“酒”。事后牵头部门工作人员回应,是某些商户误解了意思,目前已将遮挡物取下,下一步将更换招牌。

对此解释,网友们纷纷质疑“现代版掩耳盗铃”“把面子工程做到了极致”。到底是有关部门的授意,还是商户的误解?我们不得而知。如此自欺欺人、瞒天过海的愚昧之举,归根结底还是形式主义思想作祟、政绩观出现了偏差。

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它既是对城市文明建设的认可,也是一座城市极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容不得掺杂任何“杂质”,更不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花拳绣腿。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攀比,从细微处着手、从关键处突破,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以“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致广大而尽精微,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文明城市创建积蓄后劲。

“文明”不容亵渎。对于某些地方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搞“一阵风”“突击式”的“面子工程”,必须坚决叫停,彻底撕掉其“遮羞布”。

来源:红网

作者:苏尚久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5/07/112199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