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美颜司空见惯,数字化的外貌焦虑何去何从?

来源:红网 作者:刘橦洁 编辑:刘昱 2022-05-30 17:07:49
时刻新闻
—分享—

文章顶部配图·青椒计划.jpg

□刘橦洁 (西南大学)

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显示,近七成青年网民或多或少表达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外貌焦虑比例达到8.6%,仅次于学习和工作压力后。

从“有效”“无效”化妆的大讨论,到“与素颜和解”词条一石激起千浪,外貌焦虑成为数字时代人们的“心结”。数字时代的外貌焦虑从何而来?对青年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解决与日俱增的外貌焦虑问题?成为数字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字时代的图像技术与强社交属性的媒介相互联结,成为青年外貌焦虑的一大来源。在数字化社交媒体时代,自拍文化、分享文化大行其道,氛围滤镜、修图神器五花八门,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完美得无可挑剔的面庞和身姿,喜爱与转发即刻蜂拥而至……人们一边享受着被追捧、被凝视的愉悦快感,一边精细打量,“重塑”外貌,陷入永无止境的攀比与焦虑。

美颜、滤镜、道具、特效在数字图像世界已司空见惯,在社交媒体中更是“大放异彩”,用户可以选择任意模式进行拍摄录制,展现“最美的自己”。偶尔使用修图无伤大雅,可当外貌美化成为数字时代的刚需,焦虑就产生了——人们无法面对原相机、镜子中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焦虑于不曾拥有的无暇肌肤和随时随地凹凸有致的身材。

与此同时,越来越开放的舆论场在某种程度上,为传递焦虑情绪提供“温床”,成为青年外貌焦虑的又一来源。外貌焦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强加压力,个人过分在意、期待外界评价,从而对自身存在与定位产生焦虑和怀疑。社交媒体中千篇一律的“美丽”:直角肩、天鹅臂、漫画眼、微笑唇……不断把美丽单一化、符号化。“标准的才是美丽的”“人们都喜欢的才是好的”,个性被无限度压榨,个人成为外貌焦虑下消费主义与泛娱乐化的附庸。

实际上,数字时代的便利性与开放性,的确让人们拥有了更多“美”的可能。但人们往往只视其片面,被其裹挟至焦虑深渊。

美是一种尺度,美是一种判断标准,美是一种态度,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美和真、善一样,天生就是人类天然的追求和向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勇挑重担,堪当大任,他们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姿态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在互联网+的新业态、新领域、新职业中,青年用美丽年华书写美丽华章,奋斗进取的昂扬姿态,何有外貌焦虑可言?

看似强调“颜值即正义”的数字时代,实则给青年更多“美丽”的机会和可能。因此,广大青年应当努力找寻更广大世界中的自我、真实生活中的自我,认识到这些似乎已经困住我们的“数字美丽”中,其实蕴藏着新的可能性,而新的美丽也将因此生根发芽。

指导老师:秦红雨

来源:红网

作者:刘橦洁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5/30/113273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