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子女,鼓励和批评都不能少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张瑜 2022-06-03 19:38:27
时刻新闻
—分享—

□易国祥

5月30日,河南洛阳。伊川一名16岁初中女生的遗体被打捞上岸。救援人员称,28日她和同学吵架,又被父母批评,一时想不开。经过两天两夜搜寻终于找到,但已不幸溺亡。(6月2日 澎湃新闻)

孩子的离去,势必让父母陷入悲痛。花一样的年华,偏偏放弃了生命,围观者恐怕也深感遗憾。而如果真如救援人员所说,一切只是因为和同学吵架后又被父母批评,一时想不开,则无疑又让人多了几分唏嘘。

一段时间以来,一言不合,一事不顺,一气之下,就选择极端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是当下一部分青少年对待生命的轻率态度。原因何在?孩子成长有两个关键时期,分别是三岁之前和十多岁的时候。三岁之前,家长往往注意给予安全、温暖和关怀,但却忽略了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知敬畏。做错了事,让其有点难受,越过了界线,让其面壁、罚站,给孩子必要的焦虑体验,待孩子长大了,他(她)的言行就会自我收敛,不会为小小的不快而耿耿于怀。如果从小没有锻炼这种承受力,长大了稍有不顺,就受不了,容易走极端。那个时候再来纠正同样的问题,会困难得多。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近些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孩子教育方面的影响日渐式微,而西方的“欣赏教育”“快乐教育”“活出自我”“不要太在意别人”等理念,通过网络和游戏污染了青少年的心灵。对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道理,有些孩子不懂,不在乎父母亲人的感受。

前不久,职场00后要求“领导不可以吼我”,有论者认为,父母或老师要从小严格要求孩子,让他们心存敬畏,自知进退,走向社会要主动适应环境,成长自己,而不是苛求环境,让别人为自己削足适履。结果,有网友指责:“怎么像英国殖民地总督的腔调,对华人不可以太友善,在十字路口鞭打一个华人,第二天就有一千个华人懂规矩……”把中国父母和老师从严管教孩子的良苦用心,比作英殖民总督对待华人的歧视与侮辱,这诋毁了中国几千年有价值的教育传统。放弃这样的教育,只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领导不可以吼我”的“玻璃人”。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鼓励和批评都不能少。而在批评上,要讲究时机与方法。如果从小不敢批评,明知错了也不指出,恐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未来,甚至反倒酿出悲剧。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6/03/113478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