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校长或教师代表致辞,是大学毕业季的“重头戏”,它承载着母校对毕业生的不舍与祝福,更不乏充满智慧与力量的寄语,是弥足珍贵的“大学最后一课”。本文系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樊水科,对该院2022届新闻专业毕业生的致辞。特此编发,与广大学子及读者分享。以下为全文:
同学们:
今天,传媒学院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场毕业典礼。作为人类学角度的过渡仪式,它意味着大家身份的转变和生活的转场。非常荣幸能被大家认可,评为“最美教师”,代表老师们和大家交流一下此刻的心情。
此刻,我既有过去四年与大家师生一场的不舍与美好记忆,也有对你们即将开启的人生新阶段的期待和祝福。因此,我有两层意思想表达:一是不舍,一是祝福。
不舍是因为,老师和学生是双向奔赴美好彼此成就对方的。老师也有自身价值感丧失的时候,但每当我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对我的尊敬时,当你们拿着稚嫩的作品与我讨论修改意见时,当我看到很多同学在省级媒体发表评论作品时的那种兴奋时,我感觉,能通过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能让大家体会到表达的快乐,能站在讲台上,就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幸福。我唯一惶恐的是,担心我的能力匹配不上你们的努力和梦想。很多同学毕业后还能与老师保持联系,杨喜龙、章倩倩、庞赞林、白素素、钟梦哲等等,看到他们各自努力奉献和健康成长,我无比欣慰。这是任何荣誉所给不了我的。我想起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另一层意思是叮咛和祝福。虽然大道理同学们都懂,但我还是要再说几句。第一,相信人生会峰回路转。通常人生中的好事情,分量都很轻。大学四年疫情三年,又遇上了就业和考研都极其困难的时期,很多人调侃,卷不起来也躺不平。我能理解大家的焦虑,焦虑是因为我们想变得更好,困境和无助有时反而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第二,相信专业的力量。专业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拐杖,我们专业的底色是求真,服务人民,追寻真相、探求真知、相信事实,这是新闻专业带给我们的职业伦理和价值底色。俞敏洪的“东方甄选”拉高了直播带货的门槛,抖音账号“张同学”7分钟视频有276个分镜,他们的“出圈”就是专业的力量。第三,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是一种信念,是支撑我们对抗困境和黑暗的精神力量,我们的付出总会在一个更宏阔的时空里以某种方式在某些时刻回报我们。
同学们,此刻的阳光将西京园的梧桐叶照射得光明透亮。我借用董宇辉的说法,在某一时刻,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世界如此精彩,但你们要自己去看,年少的梦想要自己去实现。未来可期,拼尽全力,累了,多回母校看看,这里有你们挥洒过的青春和牵挂你们的老师。谢谢大家!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