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暨南大学)
7月22日,山西晋城的刘女士发网络视频爆料:她在高平市人民医院带孩子就医取化验单时,一护士低头玩手机置之不理。随后,医院方回应称,被拍玩手机的护士系院方实习生,当时处于下班时间。科室已开会告知,以后严禁在科室内玩手机。(7月23日 上游新闻)
前有网友发视频称一医院护士在抢救过程中玩手机,后有视频曝光化验室护士低头玩手机。然而经核查,前一起事件中,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使用手机,不存在主观玩手机行为;后一起事件中,护士正处于已下班、精神比较放松的情况。仅仅间隔几天的时间,就发生两起乌龙的护士“玩手机”事件,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当下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反映。
回顾本次事件,家属在不清楚该护士实习生身份、正处于下班时间的情况下,因着急孩子的病情,大声询问并拍视频上传的行为可以理解,其在法律角度上行使了监督权。而对医护人员而言,白大褂意味着救死扶伤的使命,穿着白大褂在公共区域内玩手机,确实容易引人误会。对于事件中的实习护士而言,这个教训是一堂宝贵的社会课。
可是这看似相对简单的误会事件,一经网络发酵却变得如此“复杂”“紧张”。实习生被终止实习,可能会影响学业,而发布视频的女士也遭到了网友的攻击。双方本来能靠“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之下,最终两败俱伤。
检索有关“医务人员玩手机”的词条,可以发现诸如此类的事件不在少数。“有情绪、拍视频、发网络”似乎成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固定模式,然而大多数当事人忽略了核查事实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出现了不少乌龙事件、反转新闻。而在舆论发酵前期,不少自媒体为博眼球、争流量,拿医患关系大做文章。而这些“误会”一经发酵后,其引起的舆论风波更是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在官方通告发布之前,无论院方对错与否,公众对于医疗系统的感情不可避免受到伤害。而屡屡出现的乌龙事件,也容易给医患关系埋下一颗“地雷”。
真诚的沟通之下,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因此,相互理解应该被所有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牢记。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随意拍摄医务人员影像发在网上,是对医务人员隐私的侵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及时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周到的服务,这是医疗规则。这样一来,医患关系将会更和谐。
来源:红网
作者:刘焕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