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撕下伪装,让月饼市场回归“清净”和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黄跃成 编辑:刘昱 2022-08-22 20:23:59
时刻新闻
—分享—

□黄跃成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印发《2022年广西月饼市场监管工作方案》,规范月饼市场经营行为,以月饼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中高档宾馆饭店、大型商超为重点,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施重点监管,制止“天价月饼”等不良经营现象。(8月22日 广西新闻网)

近年来,月饼过度包装一直被群众所诟病。为了刹住月饼市场的过度、“混装”包装风气,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对月饼提出严格“瘦身”要求。其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明确要求经营者销售盒装月饼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或者混合销售其他商品。

可是,据月饼市场的最新消息,有关禁令并没有让此类现象销声匿迹。过度包装、“混装”月饼依然可以在市场上看到,或者通过一些隐蔽渠道进行销售。堵住月饼市场这些乱象,想方设法撕下月饼“混装”、过度包装的伪装,让人看清这些销售行为误导消费、增加经济负担、滋生腐败之风的真实面目,主动避而远之非常重要。

首先要多宣传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过节意义,让更多消费者树立健康的过节意识,正确认识到中秋吃月饼是传统文化习俗,并非是攀比和物质追求的载体。精美包装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眼球,在包装上下功夫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本不应该过多指责。但是,月饼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在其本身,而不是包装,群众买的也是月饼,并不是包装。盒子比月饼还重,盒子比月饼还贵,主次颠倒完全背离中秋传统文化之义。

尤其是,华而不实的包装,既不能增加节日气氛,反而增加了消费的经济负担,还可能生成大量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所以,过中秋买月饼已成惯例的今天,大家在购买之时,要有追求简约、环保、节约的思想。并以此反推厂家在月饼包装上追求朴素实在,只让月饼“淡妆略施”,从而避免浪费,形成节约风气。

再有要强化监管,依法依规处理“混装”月饼销售行为,减少“混装”的危害影响。相关成本调查数据显示,由于馅料、包装材料等不同,盒装月饼生产成本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不会很高,平均生产成本在70元/盒左右。有些企业在盒装月饼中搭售或者混合销售鱼翅、燕窝、人参、冬虫夏草、茶叶、白酒、洋酒、珠宝、丝巾等高价商品甚至奢侈品,其价值远远高于月饼,却仍以“月饼”之名销售,成为“天价”月饼的主要来源。

特别是,“混装”月饼拉升了价格,同样也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这使得月饼容易异化为腐败的载体,对社会风气造成负面影响。这样的主配角对换,让月饼之外的物品代替月饼成为传统节日主角,让本应是主角的月饼沦为配角,将削弱节日的原有气氛。如此名不副实消耗了中秋节日文化内涵的“混装”月饼,是在把传统喜庆的节日异化成送礼、行贿、投机取巧的机会,给节日气氛蒙上了庸俗、不健康之气。消费者对这样的月饼就要自觉抵制,尽可能地不去消费或不接受馈赠等。市场监管部门更要负起责任,加强巡查,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做好源头治理,源中严打,事后巩固,让“混装”月饼失去市场生存土壤。

月饼事小,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撕下月饼“混装”过度包装伪装,让月饼市场回归“清净”和健康,不仅事关把节日过好,也事关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社会风气和经济发展,应作为大事去做好做实。

来源:红网

作者:黄跃成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8/22/117458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