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字化时代,别让老年人望“云”兴叹

来源: 红网 作者:沈优璇 编辑:田德政 2022-10-13 16:01:47
时刻新闻
—分享—

□沈优璇(湘潭大学)

近日,江苏无锡一则新闻引起广大网友热议,一年迈老人前往医院看病因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保安拦下,老人为能看病随即下跪磕头,久久未起身。这则新闻无疑触动到了广大网友的内心深处,自古以来,尊老爱老敬老都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的名言亦是被一代代人口口相传。

但在数字化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却好像与时代渐渐脱轨,甚至产生了数字鸿沟。在餐厅,需要用智能手机扫码点餐;在超市,需要用智能手机扫码支付;就连火车站大巴车站也逐渐推行电子客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便民利民的小事,却都在无形中增加了老年群体生活的难度,而这种差距则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了更深刻地体现。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进一步扩大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网络使用上的差距。如其中减少人员接触的要求推动了人们在家线上办公、线上教学、健康码出入、无接触付款等生活方式的演变,人们的所有活动几乎都变得和网络有关,而很多老年人却因缺乏对现代科技的适应力、掌控力、驾驭力被迫望“云”兴叹。

互联网为年轻人的生活带去种种便利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忽视了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也无法做到有效地融入社会。江苏无锡的那个老人并不是个例,据统计,我国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约2.74亿户,其中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老年人约1.34亿户,这意味着,我国还有1.4亿老人使用功能机或使用智能机但不上网,在网络上呈现“沉默”状态。

时代洪流奔涌向前,我们在紧跟潮流的同时也不能落下那些年迈的身影。让老年人口更好享受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红利,需要以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这当中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从服务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在不同领域开发操作简便的适老化智能程序,再针对老年人常用功能和日常需求,提供语音版服务模块,方便老年人获取信息和服务。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应用创新并行,让老年人更顺畅的拥抱智能社会;同时社区可以开展老年活动中心,成立相关志愿组织,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提供实际帮助,增进社区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了解,从而引导、鼓励老人积极的融入智能社会;最后,想要帮助老年人赶上时代步伐,子女们的关心和教导必不可少。只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充满耐心和热情的去关心自己的父母,主动地向年迈的父母教授信息时代的必备技能,利用子女和父母关系上的亲近感来帮助克服他们对新兴技术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才能使老年群体在心理上接受数字时代,更好的破解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对所有公民都抱有温情和善意的社会”,推动解决老年人在互联网的使用困境,是社会发展应尽之责,也是时代进步应有之义,我们或许无法完全弥合过去和现在差距的鸿沟,但我们可以尽力去缩小,尽可能做到“等一等”老人,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和关爱,使老年群体也能共享新时代的便捷和幸福。

来源: 红网

作者:沈优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10/13/119318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