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一些“红包互免卡”,少一些“无谓人情债”

来源:红网 作者:袁扬洋 编辑:刘昱 2022-10-15 22:09:01
时刻新闻
—分享—

a071dd9aa2fa481f81814cac00bf3069.jpg

□袁扬洋(苏州大学)

在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杭州的一对新人举办了婚礼。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婚礼收到了二十几张“礼金互免卡”。这张由新郎亲手设计的卡随请帖一起寄出,宾客们把这张卡放入红包就可不随份子钱,等到宾客们下次结婚办酒席时自己也可免随礼。这种令主客皆大欢喜的随礼新方式似乎让“苦份子钱久矣”的网友们看到了“人情债”逆转的希望。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凭借红包走天下”的国家。的确,长期以来,人们喜欢丢出一个红包解决问题,或是托人办事,或是亲戚朋友家里办喜事,似乎没有比一个厚厚的红包更能表达自己情感的东西了。更何况,今天你给我一个红包,明天我再赠个红包给你,这也不是联络感情、加强交流的一种方式吗?

因此,随份子、给红包便成了人情来往的一种方式。从前,在家家都不太富裕的年代,随个份子也就是固定的几十块钱,还算是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近些年来,份子钱水涨船高,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我们不愿面对的“人情债”,尤其是对于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一份份你来我往的随礼正在一步步地榨干年轻人本就不多的工资,所以我们只能一边羡慕着新闻里“随礼二十万”的神仙朋友,一边也不得不悄悄地盘算好日期,为下一次随份子钱收紧“荷包”,默默地流下“无奈的泪水”。

其实,除了份子钱金额水涨船高以外,年轻人反感份子钱还因为红包变了味,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从前,给结婚的新人、满月的宝宝和百岁的老人包红包是一种最朴素真诚的心意表达,无论钱多钱少,主人都是满心欢喜地双手接过,再热情地招待。而奉上红包的客人们既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又可比较心安地参与到庆祝活动中来,真正地“沾到了喜气”,这种由红包联结起来的关系充满了中国人之间独有的人情味。

而现在,赠红包、给份子钱似乎少了这原先的人情味。在人际关系重塑的当下,我们赠与红包的对象可能只是一个关系不太亲近的同事或者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我们彼此的生活太过遥远,日常的情感交流也很少,以至于我们很难对他们的喜事产生真正的共情和参与感,赠红包、随份子逐渐成了一种浮于表面的人情往来。而一旦这种不得不要维持的人情往来多了,无论从主观情感上还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我们想要随份子钱的意愿比从前下降了很多。况且,用份子钱维系关系是要讲究你来我往的,如果部分年轻人自己没有结婚计划,那些送出去的份子钱岂不是要有去无回?永远在出份子钱的一方难免会内心不平衡。

为了让彼此都免受“人情债”的折磨,各地的年轻人纷纷“整活”,“红包互免卡”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在笔者看来,它就好似现代年轻人之间一个美好的约定,我去你的婚礼不用出份子钱,下一次如果我家办喜事,你也不用给红包。这样一来,彼此的心理负担都减轻了不少,同时双方参与彼此喜事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它也证明了,即使没有实实在在的份子钱,真挚的祝福和积极的参与也能使年轻人们的情谊得到很好的联结和强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红包互免卡”还是有一定的适用局限性的,它的实现要建立在双方都认可的情况下,如有一方违背约定,这项活动就很难继续了。同时,我们也不能要求老一辈人也都遵循年轻人的做法,毕竟他们习惯了用红包表达自己的心意。所以,部分网友提议“红包互免卡”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社会还是值得商榷的。

来源:红网

作者:袁扬洋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10/16/119421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