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畅 史晋菁 朱书锐 张珈珞(湖南师范大学)
近日,教育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时表示,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
有媒体发起了一个面向全国1000多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为什么大部分大学生会支持恋爱课的开设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校园内对同学们进行了采访,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街采片段)
爱本是人的本能,然而,十几岁时对他人的爱慕往往会因为社会或者家长的束缚而蒙上一层面纱,令人羞于启齿。骤然进入大学,恋爱成为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权力之一,但是,未经过系统全面的婚恋观教育的大学生,常常对这份权力无所适从或者放任它野蛮生长。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想要追求一份正常的恋爱时常隔着重重面纱:首先,疫情下,网课生活代替普通校园生活,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缩水;其次,不少同学对于如何建立和维护一段亲密关系仍疑惑重重,不敢于也不懂得如何去拥抱一段恋爱。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设置与婚恋有关的课程实际上是回应了学生现阶段的真实需求。
其实,高校开设恋爱课已经不是新鲜事,比如曾经被媒体报道过的武汉大学“恋爱心理学”。有一张照片反映了这堂课的火爆,不仅课堂上座无虚席,连台阶、过道上都挤满了来蹭课的学生。与根据课程名称的直接联想不同,这类课程并不是手把手教授如何开启或者维护一段恋爱,也未必充满浪漫的粉红泡泡,更多的是“传递知识”,而非“指导行为”。换言之,你可以在课堂上听到与亲密关系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而不会听到诸如“如何表白成功”一类的技巧。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喻丰在接受一次记者采访时提到,当下,很多年轻人自称“社恐”,不知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和亲密关系,在大学期间开设相关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能够有效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中。能够厘清恋爱中的种种问题,对年轻人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都有帮助;如果对恋爱中的某些共性问题想不通、做不好,也往往无法处理好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难题。
当然,恋爱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很难全部在课堂中得到回答,我们仍然需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答案。一名上过“恋爱心理学“课程但尚未恋爱的学生表示,她觉得在课堂上最大的收获不止是学会在亲密关系中如何相处,更是对于爱情观的建立。她说:“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一句话,你要先成为你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爱别人。”从中不难看出,恋爱课教授的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恋爱,更是如何成长为一个独立而健全的人。
来源:红网
作者:杨畅等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