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堂薇(淮阴师范学院)
每当中午或傍晚,在武汉东湖村,居民们总能看到一位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奔跑着送外卖。这个小伙子叫杨德坤,是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为了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照顾患病的父母,他把父母从山东农村接到武汉,在东湖村租了一间铺面卖煎饼,有空了,他就会到店里帮忙配菜,送外卖。他说“只要父母开心,我跑点腿没关系”。(10月30日 《长江日报》)
“博士生送外卖”这一极具身份反差的词一出来就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在了解完杨德坤的故事后,有网友称赞他“品学兼优的好博士”“吾辈楷模”,也有网友质疑他“都这条件了,为啥非要读博”“没必要,好好搞科研,毕业以后多赚点钱给父母比啥都强”。
在看完网友的评论后,笔者认为:博士身份只是一份学历,代表着杨德坤这个人的智慧与学识,但这个身份不应该成为杨德坤在完成学业之余做其他事的枷锁与束缚。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博士身份去评判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有网友认为博士这个身份不该去做送外卖这件事,可他们忘了除去博士这个身份,杨德坤还有身为一个儿子需要尽的责任,他需要照顾患有疾病的父母,需要生活。送外卖这件事不仅不会拉低博士的身份,还能让人看清杨德坤身上不贪慕虚荣,孝敬父母的美好品质。不忌讳自己的出身,不被身份所桎梏,在成为博士后依然帮父母送外卖来减轻他们的负担,杨德坤的赤子之心让人动容。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被身份所束缚。在名利地位提升后,试问还有多少人能保持初心,能不顾及如今的身份坦诚地接受自己过去的一切,答案是很少很少。考中了状元的陈世美,抛弃了糟糠之妻迎娶公主;走出了农村的大学生,定居在大城市不再回去;发达了的富商,远离了穷苦的亲戚。人人都在自持身份,忘记初心,回避过去。
钱权名利、身份、地位都成为了禁锢他们行为的枷锁,他们总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工作一定要和身份相匹配,不能做辱了身份的工作。可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份工作都是平等的,没有规定过什么样的身份就该做什么样的工作。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博士可以去送外卖;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教授可以去捡垃圾。他们放下身份,不忘初心,通过这些别人看不起的工作来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这些行为该得到称赞而非议论。
总而言之,身份地位都是通过一定行为和工作获得的,在获得名利身份后,我们不应该反被身份所桎梏,丢掉初心。
来源:红网
作者:解堂薇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