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用户收到的商品质量低于老用户,大数据“杀生”当警惕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田德政 2022-11-03 17:42:30
时刻新闻
—分享—

□吴睿鸫

同样的商品,对老用户的价格比新用户更高的大数据“杀熟”已不新鲜。近日,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相同的链接、同样的产品,新用户收到的商品质量却远低于老用户,该消费者怀疑自己被大数据“杀生”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11月2日《工人日报》)

大数据“杀熟”,可谓是天下苦之久矣。同一个配送地点,在同样的时间点单,会员账号的配送费,可能会高出非会员配送费很多;同样出发点,一样目的地,在同样的时间里,使用不同的手机约车,价格竟然相差几十块钱……类似的大数据“杀熟”,早已变得司空见惯。

而大数据“杀生”,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相对陌生。所谓大数据“杀生”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对潜在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然后,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来诱导相应对象购买特定服务或商品。而这些服务、商品暗含许多消费陷阱,从而让顾客在“神不知鬼不觉”中上当受骗。

倘若拿来自广东的张女士的事例来审视,该女士和男友在同一家店铺买了两条一模一样的项链,仔细对比发现,两条项链的链接、发货单完全一致,可品质、品相、尺寸却有天壤之别。这种商业操作模式,实际上是商家利用大数据分析出张女士是女性,在首饰选品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同时分析其男友未搜索了解过相关产品,缺乏甄别能力,因此,商家对其男友进行果断“杀生”。

显然,大数据“杀生”有别于大数据“杀熟”,不容易被识别,往往以非常隐蔽的方式,让购买者受到“无痛伤害”,成为“无感刺客”。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披着精准化、个性化的外衣,进行大数据“杀生”,从而让科技沦为网络平台赢利的工具,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也会降低电商用户忠诚度,阻碍电商经济的良性发展。

防范大数据“杀生”,实现“数据向善”,当务之急要规范网络预付款消费制度,商家在消费者付款之前要明确告知退款、使用期限等重要合同条款。借鉴国家层面新业态中的价格违法行为,以及深圳对大数据“杀熟”等处罚措施,要制定出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生”监管机制,通过重罚严管,倒逼热衷大数据“杀生”的不良商家改过自新,营造健康的网络消费环境 。

当然,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外,还要督促企业诚信自律,完善相关举报制度,畅通维权渠道。当然,作为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不妨多个心眼,多些货比三家。惟有多措并举,才能有效遏制算法变“算计”,让算法不再恣意“作恶”。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11/03/120079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